本书对常见病的中医处方用药、中成药进行了介绍,又介绍了名医经验,并用思维导图对疾病的西医治疗用药作一简单介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是人才。为大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3年启动实施“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采用“读经典、
本书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进行考察和认识,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规律,研究从临床“病证”到“处方”的客观分析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这就是对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目的是明晰理法方药精准对应规律,明确提高主观辨证论治准确性的客观判别依据,疏理清楚辨证论治内蕴的主体思维,促进辨
《诊断学习题集》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一版)《诊断学》的配套教学用书。通过对已学过的诊断学知识,以习题形式进行复习、巩固、强化,编写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和使用“十四五”规划教材《诊断学》,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诊断学知识点的
本系列丛书,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医外治操作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11月审定、2019年陆续发布的第一批6项国际标准为蓝本,同时兼顾拟第二批发布标准,对10种特色针灸疗法的安全操作及相关学术知识进行撰写,致力于形成一套对临床和科研具有参考价值的介绍中医外治法标准化的系列丛书。本书分总论与各论,总论整体介绍埋线针
李中梓是明代著名中医学家,临证常从本虚论治虚损。本书在全面系统研究李中梓著作如《内经知要》《医宗必读》等的基础上,对散见于不同著作中有关虚证论述,进行了认真梳理,系统总结了李中梓关于虚损基础理论、虚损临床表现、虚损治疗大法、虚损证治经验及补虚方药、膏方,并辑录李中梓及其弟子从虚论治医案。本书对研究李中梓辨治虚损临证思路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专家、教授根据多年的针灸教学经验与临床实践精心撰写而成。全书共7章,分门别类地对各种内科、皮肤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及五官科疾病的单穴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腧穴的标准定位及操作方法展开了具体阐述。书中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方法简单易行,切合实际,使用方便。
本书共11章,首先介绍了艾灸法的起源及发展、艾灸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常用灸法及操作方法等基本内容,然后为疾病的治疗,分别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入手,总结了疗效较好的、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常见疾病的艾灸治疗方法,详细论述了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及灸法治疗,“小贴士”中还介绍了疾病的日常护理和注意事项等。本书将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专家、教授根据多年的针灸教学经验与临床实践,精心撰写而成。全书共分为9章,先概要讲述了刺血疗法的起源及发展、理论依据及基本原则、优点及主要作用、取穴特点及配穴方法、针具及针法、操作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然后从特异性、定位、取法、主治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刺血疗法的常用腧穴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专家、教授联袂,根据多年的针灸教学经验与临床实践,精心撰写而成。编者从拔罐疗法的基础理论与操作、人体经络与腧穴,以及常见病证的具体操作等方面,分10章进行了具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