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以2017年度为内容周期,面向植物种质资源、动物种质资源、微生物种质资源、人类遗传资源、标本资源和实验材料资源等的管理与应用整体发展趋势,对我国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发展状况进行收集、梳理,系统分析了和总结了我国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及保藏机构的建设、资源共享和运行服务情况,深入分析了推进我国生物种质和实验生物资
人类是伟大的发明家,但大自然和其中的众多生物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你知道萤火虫与LED灯泡、蝙蝠与雷达、鲸与心脏起搏器的关系吗?你知道西班牙的圣家族大教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津巴布韦的“东门大厦”都是受大自然的启发而建造的吗?这就是仿生学!我们可以借鉴大自然,更需要保护大自然,只有在和谐相处中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生物学、医学和运动科学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能激活一系列生物学过程,长期的有氧运动对骨骼肌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变化。2007年11月,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和美国医学会(AMA)正式提出“运动是良医”(ExerciseisMedicine);2012年,Nature报道发现了“模拟运动
本书是生物矿化研究领域难得一见的专著,主要内容是从分子角度对发生在生物中的各种生物矿物的矿化机制进行阐明。全书分4部分,共13章。从趋磁细菌磁铁矿、细菌沉积碳酸钙、海底生物成因金属结核和海山结壳到脊椎、无脊椎动物的硅化物和钙化物,无不是生物控制矿化下的产物,这些生物矿物有着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并以此完美地实施其生物学上的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初版出版于1993年,二版出版于2002年,发行至今被国内许多院校选做教材,也是相关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的技术参考读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工程相关的下游技术有了巨大发展,这些新的技术亟待补充到书中,第三版聘请了国内多年在一线从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教学、研究及产业化的中青年科学家编写。内容结构与前两版基
早睡早起一定身体好吗?年轻人为什么常常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对全球到处旅行的“空中飞人”们来说,怎样才能顺利倒时差?倒班工作是怎么影响人体健康的?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生物学”的大作,看似无形的人体生物钟其实对我们的心理、生理健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是否幸福。作者伦内伯格教授的学术生涯曾跨越生物学、物理
神经网络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虽几经沉浮,但仍已发展成为国际学术、产业及国家发展的焦点和热点,已成为未来创新社会发展的动力。本书从认知神经科学出发阐述了神经计算的范畴、历史与发展、基本原理等内容。全书共17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10章)从神经网络计算的生物学基础出发,论述了前馈神经网络、反馈神经网络、竞争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及研究进展》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主线,介绍了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概况和研究进展。全书共8章,包括现代生物技术概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思考等内容。《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及研究进展》结构紧凑、内容全面,可读性强,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应用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分生物工程实验技术原理、实验部分和附录三篇,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反应工程以及酶工程的实验原理与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设计注重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在此基础上强化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生物工程实验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缓冲液、溶液、微生物培养与生物物质特性参数归
2018年,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首次组织编写了《2018中国生物技术人才报告》,对我国生物技术人才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我国生物技术人才的现状。为整体把握我国生物技术人才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优势和短板位置,2019年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牵头组织编写了《2019中国生物技术人才报告》。本书从高端人才、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