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中国古典印章文化发展的顶峰,也是中国封建公务印章制度最完备时期,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清代吉林公务印章图录》一书分为三个部分:一、清代吉林机构印章,收录有将军衙门、行省公署、民人管理机构以及军事驻防机构等印章。二、清代吉林公务闲章,包含正式往来公文和附属文书使用的闲章。三、清代吉林商业印章,包括商号和公司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书稿在文献细读与文物图像辅证的交互观照下,将述、论、考结合,立体、丰富、有层次、系统地勾勒与还原出唐代公主日常生活文学书写之特点、现场、细节、个例及流变史。书中将唐代公主的绿云鬓、羽衣、公主男装、玉叶冠等服饰,五云车、七宝香辇、七香车等车具,宅第园林中的亭台楼阁、雕栏画栋,以及卧具、灯具
本书详细介绍了明代的地方监察制度,通过对巡按御史、地方按治、监察制度、守巡道、出差御史、按察行署等的考察论证,完整地呈现明代地方监察制度的全貌,逐一梳理了很多研究者至今仍未注意到的问题。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支撑官僚制度的基石,维持官僚制度的监察机关与行政、军事并列构成三大权利,切实体现了监察机关在维持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
本书自殷周至明末共分四编,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角度讨论古代中国人之性生活及有关事物,分析中国古人性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不仅涉及服装、首饰、妇女缠足、房中秘书等与性直接有关的内容,而且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等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
《宋会要》是宋代具有法定地位和行政依据作用的官方档案汇编,其内容囊括了自太祖至宁宗十三朝的政治、法律、礼仪、文化、民族、地理等各个方面,堪称宋代史料的渊薮。明中叶后原本即已亡佚。《宋会要方域类校补》依托陈智超教授主持的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会要》的复原、校勘与研究”,对《宋会要辑稿》中的“方域类”及混入“礼类”“食货类
本书是一本研究清社会管治制度的学术著作。全书运用大量档案文献及碑刻资料,选取清朝政府管治下的地域个案进行考察,并将其置于当时的大环境下,探讨清政府在设官置守、推行政令,充分行使行政、贸易、司法等方面管治权的情况,具体分析清政府管治行为和管治政策变化对社会和地域造成的影响。该书对前人研究薄弱环节如地租问题及档案文献使用上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由于中西交通之路畅通、贸易交流频繁、粟特人为主的西方人大量东来,以及佛教传入与盛行等各种背景,使得这时期武士形象出现较多西方文化因素。武士铠甲、武士武器、武士帽冠头饰、骑士翼马图像等都不同程度受到西方影响,出现新的形制,其源流也各不相同。来自中亚、西亚、希腊等地的相关文化因素,因各种传播途径及交流动
本书以唐代太原尹研究为出发点,考证其行政设置、职务特征与历任官员,再现北都太原立体鲜活的政治、军事、社会场景,探讨河东地区如何成为边疆诸族南下与交融的重要通道、枢纽以及代表朝廷进行政令宣慰、文化传播、道德教化的中心。7~10世纪,北都兼具拱卫两京特殊陪都与农牧混合地带重镇的双重身份,对其进行多维度的考察,有助于揭示西北
本书是宫崎市定关于科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梳理了古代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东汉的孝廉科到魏晋的九品官人法,最终发展为科举制。作者以清代科举为例,详细介绍了科举的程序和细节,以及科举以外的其他官吏任用法。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改革精神的形成、社会转型期的改革、立国定制时的改革、新内部危机时的改革、新外来压力下的改革、循序渐进的改革、综合配套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