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概况。介经了区域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社会经济人口情况、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水文条件、成土母质等自然环境条件,区域种植结构、产量水平、施肥情况、灌溉情况、机械化应用等农业生产情况。第二章耕地土壤类型。对博州面积较大的半水成土、干旱土、漠土等土纲的潮土、棕钙土、灰漠土、草甸土
本书内容包括: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氮素养分与氮肥、土壤磷素养分与磷肥、土壤钾素养分与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和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合理施肥与土壤培肥。
《江苏耕地》是《江苏省耕地地力评价与应用丛书》的总结之作,全书以江苏省耕地为出发点,对比了全省各县(区、县级市)耕地地力的变化情况,并对将来全省的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工作作出展望。全书通过江苏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概况、土壤立地条件、耕地土壤属性、耕地质量评价等方面综述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江苏耕地的整体发展情况;并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出于对物质生活的急切追求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众所周知,“胡焕庸线”东南方占43%的国土面积,却聚集了全国94%的人口,区域主要以平原、水网、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为主,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胡焕庸线”西北方占57%的国土面积,供养全国6%的人口,区域主要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
土壤结构是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土壤微形态学提出从微观尺度研究原状土壤组成与结构,为土壤结构-成因-功能互馈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法。本书介绍了土壤微形态学概念、方法、发展历程,并结合作者亲身研究实践总结了土壤微形态学在考古、土壤发生、土地质量维持、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系统保育等领域的应用成果。本书包括土壤微形态
本书共分七大部分,以图片展示的方式,具体解读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系统要素,涉县人民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沟、坡、岭、峧、垴等多种地貌修筑的梯田,形成了梯田的景现多样性,创造了中国北方规模最大、极具特色的旱作梯田系统,传承和保存了77种171个农作物品种,为太行山乃至中国北方留下了浓厚的农耕记忆。为应对石
《梯馈珍馐——涉县旱作梯田系统食药物品种图鉴》是在对梯田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基础上,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势,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涉县旱作梯田目前所保存和利用的五谷杂粮、瓜果菜蔬、干鲜果品、可食菌类、可食野菜等传统作物的农家品种以及野生药用动植物种类,经过四年的调查、种植和鉴别,历经千年的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现活态传承和利用的五谷杂粮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是农业部评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对当地史志资料研究和田野调查发现,涉县旱作土坡梯田起源于公元前514年的战国赵简子“屯兵筑城”;分布于广袤的深山区、以王金庄村为典型代表的旱作石堰梯田最晚起源于1290年,经过元末明初的开发初期、清中后期大规模发展期及建国前后直至农业学大寨期间的稳量提质期,涉
东北黑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土壤孔隙结构是影响其土壤理化和生物过程的重要指标。反复冻融循环等自然条件改变了土壤孔隙结构,进而影响土壤水分入渗及土壤侵蚀过程。本研究选取东北典型黑土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未冻融处理(TO)及1(T1)、5(T5)、10(T10)、15(T15)和20(T20)次冻融循环处
本书内容包括:文献综述、生物炭对盐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生物炭对盐碱地绿豆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生物炭对盐碱地谷子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