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寄予的勉励和期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中也进一步明确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育人目标。 如何达成三有目标呢?我们尝试从浩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中华经典家训、家风、家书、训告等典籍中,汲取营养,编撰
丛书简介: 葛兆光讲义系列为葛兆光先生从教以来给学生们开授多门课程的讲义结集,均历其十多年之反复修订,其中既有关于古代中国文化的地图、古代中国的经典,征引广博,不同于掇拾浮华;亦有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思考,研思深厚,尤其有裨益于后学。此系列可为读者之锁钥,使其在习得传统文化知识时,亦可一窥学术研究之门径。 本书为葛兆
本书作者任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和《孔子研究》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对传统文化广泛涉猎并有不凡造诣,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中国思想文化等,侧重于儒学文献与儒家学术史研究。长期致力于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经史关系史上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具有一定贯通性的阶段。一方面经学上出现了理学的产生、发展,直至走向僵化。另一方面,史学发达,并逐渐走向社会深层。本书详细阐释了在此一历史阶段中,史学在经学义理化进程中起到了诱导和促进作用,成为义理化经学尤其是理学建构自身体系和完成义理证明的重要手段。同时,史学也受到经学,
先秦两汉是中国经史之学的形成、兴起阶段,此时期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经学、史学著述。先秦五经具有史籍属性,蕴涵丰富的史料价值和历史思想;而汉代经史之学虽然在实践中出现了分离,却也形成了以经解史与以史解经的普遍现象,并且影响了此后中国经史之学的发展路径和基本方式。本书以先秦五经、两汉史籍及经师经解为依据,系统归纳了本时期经史之
本书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经学与史学的关系及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这一时期是史学自经学中分离并不断稳固自立学科地位的关键时期,经学的变化与史学的发展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不断从玄学和佛学中汲取营养,儒学、佛学和道家融会互通;史学则亦经亦史、半经半史,体现了经学对于史学的思想统摄和史
从清代到民国,经史关系的变化一波三折,错综复杂。本书从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和社会存在的制约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观照,纵向考察经史关系的演变发展过程,横向分析经史关系的纠结及其对当时学术观念的影响,以揭示传统经史之学的意蕴、本质以及由传统进入近代以后学术发展的真实面相。
本书为《遵义丛书》的续编,收录辛亥革命之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遵义籍作者之著作及外籍作者与遵义相关之著作,包括刊本、印本、抄本或手稿,共计130余种,分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数理科学、医药科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等类。附书目提要,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图书主要内容、特点与文化
本书是为电子科技大学“品味国学”新生研讨课程编写的配套辅助实验教材。全书基本涵盖了中华古籍的四大部类——经、史、子、集中的代表内容,选取了《史记》《老子》《列子》《庄子》《孙子》《楚辞》以及儒家经典十三经中《论语》《孟子》《易经》《孝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等中的经典代
本书共计七千九百多卷,36000余册,八亿多字。此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涵盖文、史、哲、理、工、农、医等几乎所有的学科。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如宋元刻本或旧抄本;还有不少是已失传很久的书籍,在修书时重新发现;也有的是从古书中辑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