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以孙葆田、宋书升、法伟堂、柯劭忞、郑杲等胶东籍学者在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力。《清史稿·儒林传》《清儒学案》及钱穆《清儒学案序目》皆以郑杲为传主、案主,附宋书升、法伟堂、孙葆田、柯劭忞等人,将之视为清代学术精进之人。本丛书拟对柯劭忞、孙葆田、郑杲、宋书升现存的诗文集及学术著述进行整理。第一卷为《郑杲集宋书升集》。
本书为郑吉雄的学术论文自选集。本书分为“《易》学”“汉学”“清代学术”三个部分。全书选收郑吉雄教授14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包括《论二十世纪初〈周易〉经传分离说的形成》《〈易〉学与校勘学》《周敦颐〈太极图〉及其相关诠释问题》《海外汉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名、字与概念范畴》《论先秦思想史中的语言方法》《论戴震与章学诚的学术因
北京论坛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北京论坛创办于2004年,每年举办一次,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
中华翻译家代表性译文库纵古今,跨经纬,全面系统介绍中华历史上著名翻译家以及他们的翻译思想,选择他们最具代表性的译文,列出每位译者的译事年表,该文库积极回应国家文化战略,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导言、代表性译文和译事年表。前言包括许渊冲生平介绍、许渊冲翻译思想、对许渊冲的相关研究、代表性译文选择
《中外人文精神研究》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学术辑刊。刊物的创始主编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杜丽燕研究员。目前刊物主编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孙伟研究员,编委会来自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和青年学术骨干。本刊栏目的设置原则是:服务首都、钻研学问、传承文明。近年来,刊物设置过10余个
2004年以来,南怀瑾先生在上海、海南等地作过五次重要讲演,内容包括东、西方文化发展的走向,当代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传统文化与工商经济的关系,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品格修炼和读书养性等方面所作的思考和见解。本书收入的这些演讲,浅显易懂,思想深邃,充满睿智,发人深省,是南先生一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及西方文化所得之
沈兼士,近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教育学家。他一生主要致力于语言文字之学的研究,继承章太炎先生语言文字学研究精神和丰厚成果,以更为开放的眼光吸收、借鉴西方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探索中国语言文字学自主创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出了文字起源二元论、文字画、初期意符字、文字发展四级论、新右文说、声训论等富有开创性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编的学术论文集,本卷包含宋代诗歌研究、年谱编纂、版本考证、家族文学研究等多方面内容,涉及语言学、版本学、民俗学、海外汉学等多个领域,部分文章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本卷收录《〈保越录〉研究二题》《〈风骚轨范〉中所载宋元轶诗辑考》《集句陆游诗与陆游诗歌经
黄负生(1891-1922),原名黄凤清,出生于湖北武昌。黄负生是湖北最早的一批党员,尤其擅长宣传工作。他与陈潭秋、恽代英等密切合作,一同领导了湖北地区早期的革命工作,对湖北党、团组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一生非常短暂,但留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次整理者经过多方搜集,汇集了他参加革命前后所著的诗歌、小说、散文
本书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为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人文研究集刊,其宗旨是立足人文与社会的具体问题,在跨学科和跨文化视野中探讨学术的新领域、新途径和新方法,力图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学术范式。在本辑中,来自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中国、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