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国哲学(总第17辑)》是“现代外国哲学”集刊系列第17辑。本辑25篇文章,其中国内学者论文19篇,研究了康德、伽达默尔、罗尔斯等哲学家的思想和作品,另有5篇翻译作品,1篇访学见闻。
本书分七大专题:“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综合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每一专题选取本年度有较高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成果,就其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进行概述,以全面、完
本书是现代外国哲学集刊系列第18辑。本辑21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认识论;(2)哲学史;(3)伦理学和政治哲学;(4)美学和书评。其中国内学者论文16篇,另有5篇翻译作品。
《现代性与时代意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现代性与我们时代精神的本质、内容、标准与要求,探讨了规定现代性与我们时代精神的一些核心理念,如正义、人类共同体、反人类罪、宽容、法治、规范化等,探讨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探讨了现代与当代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霍克海姆、阿多诺、哈贝马斯、罗尔斯、
这是一部煌煌百万言、面向普通读者的百科全书式巨著。接续《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的线索,纵览风云变幻的20世纪,拨开战争和政治的迷雾,从思想入手理解这一百年人类的智力成就。20世纪既是人类的多事之秋,也是思想进步的辉煌世纪。在这个世纪,全人类在奴役、对峙、战争和解放的裹挟中曲折前进、求同存异,我们也在各大学科中取得了微
本书收录了刘放桐近二十年来所发表的关于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关系的二十七篇论文,紧紧围绕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与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相关性这一主题展开。作者心系我国哲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进行对话的可能性及其基础这一尚具争议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013年12月21日至22日,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成功举办当代哲学国际会议,共收到会议论文72篇,包括55篇中文论文,17篇外文论文,内容涉及后殖民主义、社会批判、文化研究、解构主义、身体哲学等*新哲学思潮,面对新问题,选择新视角,运用新方法,开辟了新的哲学思考空间。该会议既是国际哲学界*新成果的展示交流,也是
本书的主题是当代哲学与社会发展,根据马克思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思想,致力于当代哲学发展*成果与当今社会发展前沿问题的研究与结合,并从中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发展问题,努力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价值。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哲学与社会发展;(二)哲学与商品文化;(三)哲学与生活世界。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能离开时代背景和思想境遇。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是历史逻辑与思想逻辑的内在统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尤其是在国际视域中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流变,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科反思和方法论检讨,不但有助于在理论自觉中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时代表达,而且有助于在建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实践中
本书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广泛吸收中外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的最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做了新的审视与梳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及其在东西方国家发展的具体机制、经验教训、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富有创新精神是本书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