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的道教和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本书主要是对民国之前崂山道教和佛教传入、发展的研究。本书采用的是围绕道教佛教的发展历史、人物志和宫观志的写作方式。本书的研究,订正了目前关于崂山道教和佛教许多不准确的看法。本书对于崂山道教和佛教的考察,是将其放于全国的大历史、政治背景之下的,通过研究可得出,崂山虽然偏居东海一隅,但道教和佛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运用公共经济学、文化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对道教文化资源的产业特性和道教文化风景区案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剖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城市经营、生态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回答了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道教文化资源关注的根本原因,澄清
丘处机并不是一位功夫侠客,也从未去过牛家村。但他确是王重阳弟子,也确实是一位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修行者、思想家。作为道家龙门学派的创始人,他曾为修炼自宫去欲,并于西行回归之后,救赎教化无数人;他曾以73岁的高龄行程万里西觐劝成吉思汗止杀,拯救无数生灵;他曾在道佛儒等崇教派系的矛盾中起到缓冲作用,并成为玉器业、山东快书、
《香港道教学院丛书: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研究》试图以上清灵宝大法为核心,揭示宋元道教的巨大变革。认为宋元道教典范后世,价值很大。以宋元为一个历史分期显然比此前唐宋分期论更为合理。作为宗教研究,关注点不仅是思想内容,更应注重对现实影响更大的仪式。仪式所涉及的不仅是宗教还有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仪式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折射
《道教研究自选集·诊断治疗救度:道教哲学论稿之三》为作者的道教哲学系列论文集之第三集,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公开发表于《哲学研究》、《川大学报》、《宗教学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中国道教》等杂志的论文二十篇。全书主要对道教的正义论、人生哲学、人生价值观及道教的日常生活哲学、道教的身体观、思维方式、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等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岭南地处我国南疆,其俗信与岭北有较大不同。由于地缘、亲缘和人缘的关系,岭南俗信与南传道教一拍即合,产生了“互化”效应:一方面是道教受岭南俗信的影响,出现“南化”现象;另一方面是岭南俗信也受道教的影响,呈现出“道化”品格。透过岭南俗信,可以窥见道教的意味深蕴其中。本书通过解读史料和透过民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中国道教经籍在十九世纪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为笔者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道教经籍的译介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1XZJ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中国道教经籍在十九世纪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从19世纪公开出版的英文专(译)著和《中国丛报》、《教务杂志》、《中国评论》等主要
成仙得道是道教修道实践的追求,它积极进行围绕人的生命存在为中心的探索实践,建立了以气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它虽以道立教,然而对其实质内容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它的道论的阐发是经由气论展开的。道与气的关系,在道教中被巧妙地处理为特定语言环境下的异语同指。在整个道教的理论系统中,气论居于核心的位置。道教的世界观、人生论、修行论及
《崇文馆·历史馆:道教史》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
道教与星斗信仰(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