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哲学的理想性思维、人中心论和道德主义特点在俄国19世纪哲学家费奥多罗夫的思想中得到突出体现。费奥多罗夫认为,哲学不是对世界的消极反映和抽象的形而上学,而是追求理想之物,是改造人类和宇宙的“方案”和“事业”。破坏人类幸福理想的*之恶是死亡。在死亡仍是必然事实的情况下,人类负有使祖先复活的道德责任。因此,哲学和历史学
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索洛维约夫(1853—1900)是著名的诗人、政论家和文学批评家,也是俄国哲学*重要的哲学家。他是现代意义上俄罗斯哲学和神学思想的奠基人,是整个俄罗斯思想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结束了俄罗斯没有哲学体系的时代,开创了建构独特的俄罗斯哲学的时代,因而他被誉为“俄国伟大的哲学天才”和“俄国新宗教哲学之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讲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专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采用文本解读法,取循文而行的形式,以自由精神及其定在灵魂,以法权人格、自由意志精神、伦理秩序为核心,把握《法哲学原理》的思想精髓、理论内容与逻辑体系;并以《法哲学原理》为理论平台,以对话、反思、诘问等形式,试图澄
自然神论是17世纪产生于英国的一种宗教思潮,它在17、18世纪具有理性精神和自由思想的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中影响甚巨,并且从英国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根源。自然神论的基本特点就是强调宗教信仰的理性根据,如果说16世纪宗教改革的显著特征是用信仰的权威来取代教会的权威,那么17世纪自然神论的显著特征就是用
英国当代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1919-1999)生前以其26部小说饱享盛誉,被视为20世纪英语文坛重要的作家之一,她多次荣获英国重要文学奖项,并获女王亲授爵位,其画像悬挂于国家肖像馆,是英国国宝级人物。自20世纪50年代初登文坛到八九十年代闻名于世,默多克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在被她斥为“神经质”的现代小说语境中,坚持
《西方正典:天主之城(上下)》(412~427)主要论述神圣的照管及人类的历史。提醒神的国度是属灵及永垂不朽的,而并非是这世界任一国家能取代的。“上帝之城”可说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此书显示出奥氏不但是哲学家、神学家、护教士,更是道德家、政治思想家,亦同时是文学家和戏剧批评家、时代和历史之评释家。此书左右了整个中世纪的
考订研究版《尼采著作全集》第13卷包含尼采自1885年秋至1889年1月初的残篇遗稿之第2部分。它相当于考订版《尼采全集》下列卷本的内容:第8部分第2卷第249—455页(柏林,1970年)、第8部分第3卷第3—461页(柏林/纽约,1972年),因此即包含着尼采作于1887年11月至1889年1月的残篇。有关尼采上述
《西方哲学史(第2版)》以古代哲学、中古哲学和近代哲学三编为结构框架,详细描述西方哲学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20世纪产生、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本教材以哲学问题为线索,以“哲学是哲学史”、“哲学是问题史”为指导思想,意在通过哲学家们对于哲学问题的不同解答方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哲学家们的理论学说而进入哲学
《伽达默尔》从伽达默尔早年所受的影响谈起,论述了他的哲学诠释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思想要旨。《伽达默尔》着重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前见、流传物以及文本等关系的把握来理解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以及语言与游戏在诠释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伽达默尔》还论及诠释学与其他人文领域和其他哲学流派的相互关系。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lO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领域的问题。《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