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晋商五百年丛书之一种。全书汇集了鲜活的历史资料,文献,研究成果,以便进一步去领略百年前山西民众成立保晋公司的详细始末和艰苦曲折的斗争历程,为了捍卫山西的矿权,当时的爱国志士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山西的保矿运动是全国保矿、保路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书配以相关图片,更加生动直观。全书图文并茂,适合一般文史爱好者阅读,
本书阐述了2019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建议。本书共分为五章,章介绍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第二章介绍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的结构框架、指标解释以及计算方法,分析2018年和2019年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情况;第三章通过纵向对比,就2010-2019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大幕揭开,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封建帝制的终结,计有120余天。这120天虽然转瞬即逝,但也惊心动魄,浓缩了3000年封建王朝、300年大清帝国分崩离析的*后记忆。 本书是对清朝*后120天的史实重建,以清宫档案等一手史料为基础,沿着清政府获知武昌起义的时间链条,勾画
本书揭示了20世纪末叶,日本在东亚挑起的侵华甲午战争。本书充分运用近20年间新解禁的档案,尤其日本所藏的历史文献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以中国的立场与视角,通过对史料的比较、分析、鉴别来详述中日甲午战争。去伪存真,力争准确,减少差误。本书论述了甲午战争背景、原因、过程(从朝鲜半岛爆发后的各战役,辽东、山东两半岛诸战役,
清季遭逢千古未有的大变局,集历代王朝体制之大成的清代体制难以从容应对,为了图存,必须应变,于是中国继隋唐以后再度出现整体性制度变更,以政体变革为主导,包括官制、司法、财政、金融、军事、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体制全面转型,各种牵涉西学、东学和中学的观念层面的变化,*终落实于机构增置与制度建制,并通过各项制度的实施贯彻而得到
近代中国人虽然从明治新汉语接受了大量新名词,可是遇到西文概念或是论及所指事物,还是不由自主地会自行重新上溯古代典籍,望文生义、格义附会。而且在解读新名词之时,往往不仅是比较西文原词,将新名词看作一个整体对应,而是分别从汉字组合各自的字义来理解词义。如此一来,同一汉语新名词在东文和中文语境中呈现不同形态,进而产生了许多彼
作者在张之洞档案的系统阅读中突出地感受到,这批史料给今人提供了观察戊戌变法的新角度:张之洞、陈宝箴集团是当时清政府内部的政治派系之一,也是为主张革新的团体。从档案中看到,张之洞集团及主要政治人物对康、梁所持的排斥乃至敌对态度,似可多维地了解变法全过程的诸多面相,并可大致推测康、梁一派的政治前景。 以往的戊戌变法研究,经
本书为石磊团队的经典力作,是考研政治轮复习用书,精准覆盖考纲近现代史纲要部分121个考点,并将19912021年的161道真题(选择题)与大纲考点一一对应,做到讲练结合、融会贯通。本书由名师执笔编撰,表述简洁权威、深入浅出,备考提示剖析命题趋势,思维导图纲举目张,高频考点提示命题重点,字体颜色变化明确复习要求。本书不仅
通过载泽的考察,清廷认识到宪法可以巩固君权,通过达寿的考察,清廷认定用钦定的办法制宪是确保宪法巩固君权的不二法门。这与民间所主张的制宪方法相冲突,预备立宪期间的制宪活动,遂演变成一场对制宪权的争夺。从1908年的《宪法大纲》到1911年的《大清帝国宪法》草案,清廷均坚持钦定,牢牢控制制宪权。但在革命风暴的冲击下,清廷放
腾讯??商报“年度社科类十大华文好书”中国读友读品节“读者最喜爱的十大好书”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华读书报、南方周末、腾讯文化、澎湃、凤凰网一致推荐本书是一部从战争史和战略学角度专论中日甲午战争的专著。全书以战略学为主导,以扎实的政治学、军事学、战略学和历史学知识为基础,利用中日英俄等多方档案材料和相关人员的日记、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