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哲学”丛书自觉以大众化为宗旨,通过提炼和归纳三百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坚定的理论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强有力地回应各种质疑之声,发出了鲜明信号。对普通大众深入把握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
《新大众哲学(套装上下册)》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从总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论、人生观七个方面围绕时代问题展开了哲学诠释。全书接续了艾思奇《大众哲学》的风格——紧扣时代脉搏,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道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笔法、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而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很
黄浩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期间,他的勤奋补拙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每次上课,黄浩都要录音,然后再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字,记得好多次,我都要他把整理的文字发给我,毕竟课上或多或少总有些灵感的东西。现在他的著作《马克思的哲学观研究——基于“柯尔施问题”的视角》就要出版了,可喜可贺。算起来,黄浩这部著作已有一些年头了,
本书仅仅围绕“资本主体性”这一马克思整个批判理论的核心思想,系统清理了“资本主体性”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体性”的内在结构和思想渊源,进而提出,马克思哲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批判,也不是单纯诉诸哲学史的形而上学批判,而是对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即“资
《梅花香自苦寒来--新大众哲学编写资料集》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配合《新大众哲学》(七卷本)出版,编撰这本《梅花香自苦寒来——<新大众哲学>编写资料集》,既是为了客观地记录、如实地反映项目研究和编撰的历史进程,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具体、生动、鲜活的学术案例,昭示这种兼具学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现代性与现代化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现代性问题作了理论解构,并切入具体的案例分析,揭示了现代性在政治、经济、文化、话语、道德、学术等领域的各种理论表达和实践形态。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以及中围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本书是总第11辑,系统、精辟地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态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虚拟交往、邓小平哲学思想所实现的哲学主题转换及其丰富内涵、法制保障与社会管理、民主进程与发展规律、社会公
本书第三篇“在经济现实的深处:从劳动价值到资本逻辑”,主旨是在上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理解劳动价值论。指出西方经济学是“利益”或“经济流量”为核心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一步研究其背后的深层社会关系结构,这是劳动价值论的真正含义所在。由此进一步分析劳动价值的各种表现,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资本逻辑,由此展示当
班瑞钧编著的《奠基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概念解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本概念进行了结构性解析,分别阐述其在马克思主义框架内的原生性基本含义、历史发展和在相关学术架构中的谱系;对一些在其他学科研究中也有应用的相近概念,进行了对比观照;并对部分概念在中国语境下的变异和新生进行了构序性阐发。本书可供相关领域的理论工作
《大众哲学》是一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读物。作者开篇即拉近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而点明哲学的含义,接着用四章篇幅系统论述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基本范畴。作者艾思奇运用通俗的笔法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此为当时出版界之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