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论衡》系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的学术集刊,旨在为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学术研究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的理解和诠释;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世界文化、文明之间的对话;以理性考量塑造未来中国文化和学术思考。本刊现为采取匿名评审制度的年刊,登载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及书评札记
作为学科意义的“国学”提出一百多年,中国人文学界的硕学鸿儒都对这一个问题发表过自己的学术见解。特别是在近一二十多年来,国学已经成为当代人文学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著名大学均成立了以“国学”命名的教育研究机构。 本书是作者关于国学学科、国学历史的专论文集。全书分为“国学初论”、“国学简史”和“国学访谈与演讲
《四明文库·甲编·史部·志书类》(一)收录2种宁波府志--宝庆《四明志》和开庆《四明续志》。宝庆《四明志》二十一卷,南宋胡榘主修,罗濬编纂。宝庆志体例创新,门类划分细致,逻辑严谨,叙事完善,考订较准确,充分体现了宋代志书的较高水平,不仅为研究宁波区域保留了较原始的档案,也为宋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开庆《四明续志》十二卷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以研究《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经学,无疑居于核心地位。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统经学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太炎先生被誉为清代经学的殿军,对传统经学有深湛的研究,且结合时代变化,提出了适应社会需要的新的读经方式。本书将收录章氏有关普通人读经、读什么经典、如何读经典的文章,便于普通读者了解中国传
北宋时期经学从注疏之学转向义理之学,而南宋是二程洛学后传诸派经学发展的历史,也是性理经学范式奠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学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丰富、完善的阶段,开始在二程洛学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了湖湘学、闽学、心学、浙学等流派。总之,宋代经学具有范式的意义,对中国近世乃至东亚的经学、儒
经学,是中国传统学问的根基,也是传统学术的筋骨和底色。西汉是经学的肇始时期,西汉经学对于后代学术思想有着重要影响。本书即为研究西汉经学的学术专著。作者王葆玹先生兼用考据与西方现代哲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西汉经学的来源、流派、著述形式、分期、思想及衰变过程,就西汉礼学、春秋学和易学的一些疑难问题作了考辨和分析,提出了大量新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问题,启迪思维,为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有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此,大有书局和中华书局联合推出中华名著导读系列丛书。《儒典学习》围绕儒家十三经,以详实史料为
《国学常识》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适合中学生、大学生、社会上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阅读。本书首先对国学作了概述,进而分章节对语言文字、史学、哲学、文学、自然科学、艺术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别和学术观点予以介绍,并作了评述。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形成关于国学的较为全面的概念。
清代学术名著《群经平议》的全新点校整理本。《群经平议》是晚清著名经学家俞樾校释群经的代表作,此书对先秦十五部重要的经典进行文字上的讹误校订,对前人及同时代学者的学术观点亦有批驳,新见新义颇多。整理者王其和广泛参考诸版本,对此书做了细致的校勘与标点工作。
本书是传统文化修养丛书续三中的一种,本书作者为民国时期国学名家,编纂有巨著《十三经读本》,本书是其中的提纲部分,书中对《周易》《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13部儒家经典做了提纲要领的论述,逐一阐明其思想与内容的重点,疏通经学义理。本书曾被无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