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小说在个体、时代与世界之间迂回往还,是一代人精神震颤的审美结晶。以徐则臣小说为中心,既宏观阐释其跨越代际的世界性、世界意识,发掘女性与知识分子形象的多重意指,也以意象诗学理论对船意象与食物书写进行微观透视,进而考察代表作《北上》及诸多重要文本,归纳其不同的时代表征,并由对话访谈呈现其诚恳的文学观念与时代认知。特别
这是一本科幻作家的写作心得。作者以自己的写作历程和列举国内外科幻文学创作优秀代表为读者清晰地展现了科幻文学创作的精神内核。作者深刻讲述了科幻文学创作中的误区,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就像是上百场讲座的集合,为科幻文学的新进创作者提供参考。本书用较为全面的视角分析了科幻作品创作的要义、创作立意、科幻的不同方向,阐述了科幻文学
重庆文理学院黄贤忠教授编纂的《巴渝唐诗之路的文化缘起与地域流布》一书致力于汇集20世纪以来巴渝唐诗之路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力求通过这些具有典范性的论文,初步建立巴渝唐诗之路研究的基本框架,确立主要的研究对象,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个较清晰的研究路向和资料支撑。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共收录了尚永亮、肖瑞峰、李芳民、蓝勇
本书以“四部丛刊集部”二十一卷本《古文苑》为底本,撷取书中占比最大的赋文体作为考察对象,着重从选本学视角并结合文本阐释学,从“选本”“选源”“选心”“选系”“选型”“选情”“选义”等层面,对《古文苑》与其中辞赋所关涉的学术问题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与论析。既梳理了赋学选本批评的历时性演绎过程,探讨了《古文苑》选赋的来源及
本书选取了《红楼梦》中十四位具有典型性的主要人物,对其性格、精神特质以及人物间的复杂关系进行细致解读,力图还原曹雪芹笔下辽阔而深远的人性世界。作者文采飞扬,从哲理与世情的角度重新品读红楼,引领我们走过书中人的一生,体悟生命的鲜活与脆弱,也目睹每个人的局限与命运。同时,作者将情节、主题、前八十回与续作之别、版本之别等内容
本书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古典诗词解读类作品。作者是国学专家、辽宁省唐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毕宝魁。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即鉴赏篇、作品篇、写作篇及词谱。作者详细介绍了古诗词鉴赏和写作的方法,收录了大众耳熟能详的诗词,呈现出了绝句、律诗、古诗、乐府及唐宋词的整体风貌,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诗词的含义、情感及背景
盛唐长安,是人们心中的梦幻城市。 长安有颜色,有着金碧辉煌的华美色彩;长安有声音,有着嘹亮高亢的盛世强音;长安有性格,有着张扬热情的大唐气度。往事千年辉煌壮丽的长安城现在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 真实的唐代是什么样子?真实的唐代诗人是什么样子? 幸好我们还有《全唐诗》。作者以诗证史,以时间为序,展示初唐的风华,盛唐的灿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分别是“上编'此时此地':《红楼梦》戏剧研究“下编'死活读不下去’:《红楼梦》文本与现象研究”,收入《舞榭歌台曲未终》《陈小翠的戏曲创作与婚恋人生》《大观园研究综述》《从环境描写看大观园的文学根源》等20余篇论文,书中对由《红楼梦》改编的各剧种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红楼梦》文本的文学性、艺术性进
本书讲述了戏曲生态研究“非遗”保护与剧种建设;21世纪戏曲创作梳理与盘点;小剧场戏曲创作研究等内容。
《辛弃疾词品汇》是对辛弃疾词进行注释、赏析与汇评的一部鉴赏类著作。作为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文韬武略,极具英雄气质。其词亦如其人,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用雄厚的笔力抒写对国土分裂、山河破碎的悲愤,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本书精选160首辛弃疾词,注释准确,赏析得益于作者深厚的学识,融合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