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毕飞宇工作室成立,宗旨是为小说繁荣做“义工”,发现并培养有潜力的小说创作新人,以改稿会、研讨会的形式,提升年轻作者的写作水平,在文学界产生很大影响。本书为毕飞宇工作室小说沙龙实录及修改后的小说作品第二辑。作品多为高校青年、新人作家所写,风格各异,甚至有不少是作者的小说处女作。毕飞宇、胡学文、朱辉、育邦、何平
《瑶族文学》全方位概括了瑶族有史以来在文学方面的作家及作品。书稿从瑶族的神话、长诗、歌谣、迁徙信歌、作家及其作品赏析等各方面来介绍瑶族的文学。在旷古传奇的神话中,讲述天地的开辟、世界的起源、人类的繁衍、日月的运行等具有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瑶族民间长诗是瑶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口传史诗《密洛陀》《盘王大歌》、叙事长诗《
本书为2021年中国骈文学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文学院承办的“骈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骈文学会年会”论文集。编者将与会专家学者提交的八十多篇学术论文按照全文收录、论点摘要及论文存目分三部分加以收录,并附录会议综述,尽量使论文集能够全面展现本次会议论文的学术价值与本次会议的学术史意义。论文作者涵盖了海内外老中青三代骈
本书内容包括:玻璃上的苍凉光阴、从“返乡”开始、构筑一座现代诗学的无梁殿、古老而始终潋滟的水路、凝望星空和深渊的巴别塔、那些绽放而隐蔽的花、穹顶上的阳光与黑暗、靠近大海,唯有选择沉默、苹果内外的宇宙、清冷而繁密的星空、水中的神秘倒影等。
李贺是唐代重要诗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他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创造了一系列奇伟瑰怪的艺术形象,富有感染力,虽终年仅二十七,却足以赫然名家。因其奇诡、跳跃的组织方式,昌谷诗不易读解,自宋至清有十余家作注。本书对李贺诗作进行精译精注。全书分为四卷,共200余首诗,汇集李贺代表性诗作,
本项目是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895—2020)编撰暨古典资源重释重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史为研究对象叙述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史,建构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复杂历程与丰富面貌;以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建构历程为历史秩序、逻辑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是研究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历史事件、社会面貌、风土人情的经典素材。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学习、鉴赏、交流,满足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使《诗经》更加雅俗共赏、富于特色和朗朗上口,丰富《诗经》相关读物的形式,本书按《诗经》现行流行版本的编排内容和顺序,经查阅大量权威性
本书主要为蒙古文学知名专家阿尔泰、刘成、苏尤格、海日寒等对满全诗歌作品和学术作品进行梳理与阐释。满全,二级教授、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著有《蒙古族书面文学的基本体系研究》《文本、意义结构、文化阐释》《飞鸟集》等百余部著作。本书收录了《诗化宇宙的想象性建构:满全大型散文诗〈飞鸟
《蒙古文学学科史》由《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系统》《蒙古文学学科史——研究系统(上、下)》《蒙古文学学科史——教育系统(上、下)》共三卷本共五册组成,以专题形式梳理和阐释了蒙古文学学科史基础性问题。本卷为《蒙古文学学科史——教育系统(上、下)》,主要探讨、论述了蒙古文学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学位论文等内容。迄今为止,国
本书以徐枕亚的小说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综合性视角详细解读徐枕亚创作思想和艺术特征。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徐枕亚的创作道路、徐枕亚的小说理论、徐枕亚小说的叙事特色、徐枕亚小说的人物与情节模式、文化场域与徐枕亚的创作转型、徐枕亚小说的文化意蕴和时代意义。试图结合晚清民初文学文化的变化轨迹,揭示徐枕亚小说创作对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