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清代外科名家王维德在总结自己40余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以秘方编成,于康熙五年(1740)刊行。1卷。分论证、治法、医方、杂证、制药、医案六部分论述。其中介绍常见外科病证治法65种,常用外科效方75首,内、妇、儿科杂病验方48首,200余味药物的性能及炮制,医案15则。作者以治疗外科疮疡而擅长,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
本书共3卷,成书于嘉庆十年(1805),是高氏外科临证经验的总结。高氏穷研《黄帝内经》,博综经典,主张治外必本于内,治疮疡须分阴阳虚实,提出“毒攻五脏”的主要证候,确立了“按部求因”的辨证方法,创立了“两证互相发明”的外科编写体例,并于书后汇集了260余首外科常用方剂。
本书精选中医皮外科名医喻文球40多年来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撰写的学术论文、临床医话、学术报告和讲稿,包括名医经验要旨、中医外科皮肤科研究与思考、常见外科疾病诊治举隅、部分学术观点5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喻文球教授在经典古籍方面的心得体会和临床实践经验,重点突出喻文球独创的中医毒理学学术思想、寒温统一及以消为贵的学术理论
本书是第2版,是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等,使学生对中医外科学有一个概略的认识;各论分疮疡,乳房疾病,瘿,瘤、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泌尿男性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及其他外科疾病。全书注重科学性、继
本书分为上、中、下篇,上篇介绍了用药临证经验,包括宽胸散结类、活血化瘀类、平肝降压类、宁心安神类等。中篇介绍了经验方临床应用,包括胸痹心痛验方、眩晕验方、心水病验方、心肌验方等。下篇介绍了医案类,包括难治病例医案、难治病例临床思路等。王凤荣教授临证数十年,于心病诊治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辩证、遣方、用药经验。
本书共十四部分,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中医外科学。
周洪主任医师是昌平区中医医院肛肠泌尿科主任,在基层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38年余,特别是在肛肠、泌尿男科等专科疾病诊疗上,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先后荣获“全国中医肛肠名专家”“昌平区首届名老中医”称号,“周洪基层老中医工作室”获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建设。本书是周洪主任临床一线的真实写照,以其学生的视角,将其临床
本书不仅从中医四畔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到四畔辨证以及四畔的外治技术和方药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四畔理论的内容,也汇集了目前中医四畔疗法的研究成果。而且围绕中医外科常见疾病如疮疡、周围血管疾病、皮肤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泌尿系疾病和肛肠疾病等的四畔疗法分别论述其临床应用。
本教材是由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允宁教授带领的外科教学团队,按照临床医学类专业外科学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实施本科临床教学,采用案例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模式编写的新型教材。本教材旨在通过学习外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治思维能力。全书紧扣外科学教学内容,每章一个系统,每节一个临床案例,采用病情介
歙南野鸡坞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