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含:阿布·辛拜勒;凯拉卜舍;菲莱;考姆翁布;埃德富;伊斯纳;卢克索;卡纳克;美迪奈特·哈布;帝王谷;戴尔·埃尔-巴哈里;登德拉;阿拜多斯;戴尔·埃尔-阿马尔纳;萨卡拉;阿布西尔与阿布·哥拉布;吉萨;亚历山大里亚;人物与服饰(一);人物与服饰(二);游览指南。
本书内容包含:卡纳克;卢克索;考姆·埃尔-赫坦;美迪奈特·哈布;拉美修姆;戴尔·埃尔-巴哈里;古尔纳塞提一世的葬祭庙;戴尔·埃尔-麦地那;帝王谷;游览指南。
本书论述了卢旺达19世纪到21世纪的历史发展,尤其侧重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前后的历史。本书是当代研究卢旺达历史与大屠杀研究的经典之作,先后出了7版。本书主要内容及章节为:卢旺达社会与殖民统治对其影响:文化神话的形成(1894—1959),胡图人共和国(1959-1990),内战与外部干预(1990年10月-1991
这是一本适合初学者和业余爱好者阅读的古埃及历史书,从古埃及的神话传说讲起,涉及王朝的建立、兴盛、衰亡,以及人们如何重新发现并认识古埃及文明的完整过程,让读者能够从零开始,循序渐进地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
本书作者是在开罗度过大半生的著名记者,将带领读者开启一段针对这座最古老、最丰富多彩的古城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挖掘,揭开这座宏伟城市神秘面纱:它的后街和集市,它的肚皮舞剧院和酒吧,它拥挤的贫民窟和时尚的沙龙,它无比丰富的过去和充满挑战的未来。这座绰号“胜利者”的城市几千年来命运多舛,它曾拥有睥睨一切的辉煌,也曾在征服者手
新锐历史学家波拉德对埃及现代化的研究,以性别和家庭为观察视角,考察埃及民族主义和1919年革命的起源。
本书主要以劳动迁徙为基准,围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赞比亚的劳动迁徙和社会形态、独立后赞比亚的劳动迁徙和社会形态、赞比亚经济改革和农村社会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新百年等,探索位于非洲南部赞比亚农村社会的变化。本书以对同一地区的持续性访问和调查,即田野调查为基础所完成,数据翔实,将基于社会学、非洲地域研究、国际关系学等学科,
香菇教授发现了一张藏宝图,邀请可可奈、滴哒和奥斯卡一起去古埃及寻找宝藏。他们借助激光时空穿梭器,很快来到了古埃及。这次探索之旅收获颇丰——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狮身人面像的鼻子之谜;木乃伊的制作过程……
我们必须改头换面,发展新的思想,尝试着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人。 《大地上受苦的人》出版于1961年11月,是反殖民斗士弗朗兹·法农病榻上的绝唱。这本书的出版,与他的本书《黑皮肤,白面具》相隔了九年,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民族解放事业如火如荼,从殖民地独立的国家越来越多。法农个人的变化也很大,他直接参加了
本书为新时代一带一路古文明文献萃编丛书中的一本,分为上下两册。文献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大量文献为复原历史悠久的古埃及文明提供了一手信息。本书精选翻译的160多篇文献,涉及神话传说、王权制度、个人传记、往来书信、司法诉讼、经济活动、宗教仪式、教谕文学、故事文学、颂与诗歌等方面,表现出古埃及多种文献的基本特征,展现出古埃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