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应是文学的历史,因此我们认为,作为文学的历史,虽然离不开对客体性的社会风貌和主体性的作家心态的叙述,但却应以话语性的文学作品作为主要叙述对象。从客体的角度看,寻找文学作品话语和历史文化语境之间内在的隐含关系,勾勒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以历史的“文化文本”作为展现文学作品的内涵的舞台,这正
龚自珍全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谭元春,字友夏,湖广承天府竟陵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一五八六年》,卒于明崇祯十年(公元一六二七年)。举天启七年(公元一六二七年)湖北乡试第一。对自己的乡梓,谭元春在诗文中常用“景陵”“复州”“安陆州”等古地名来指称。竟陵,清康熙以后改名为景陵县,不久又改名为天门县,属安陆州,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湖北省天门市。
钱谦益诗文,在明亡以前所作为初学集一百十卷,业已出版。有学集是钱谦益入清以后所作的诗文共五十卷。钱谦益生平和他的政治、学术、文学等方面的简介,已见于初学集出版说明,不复赘述。《牧斋有学集(套装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数量上超过初学集,内容也较为丰富,不仅可以进一步看到钱谦益晚年在经学、史学、子学、文学、佛学、版本目
水淋淋的太阳:陈汉元作品选
苏洵字阴允,人称老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禅符二年(一○○九),卒于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享年五十八岁。洵出身寒微,少喜游荡,年已壮犹不知书,其父苏序亦纵而不问。年二十七始大发愤,然屡试不中。嘉佑初挈二子入京,以雷太简、帐方阵荐,得识欧旸修,为座上客。修称其文有厚之风,并荐陶于朝。修知礼部贡举,
刘大櫆明确继承了庄子之“气化论”:“天地之气化,万变不穷。”(《刘大櫆集》卷一,《息争》)“道之所居,气与居之。气浸假而有象,象浸假而有数。道也者,不贰者也。数也者,不一者也。奇零也,参差也,自一而长之,以至于无穷也。……夫彼司化者,亦乘于气数之中而不能以自主耳。非其能为不齐而不能使之齐也。……儒者真实之理,庄生奇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