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治与全球治理,正是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国际法律环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能否充分利用现有规则并有效引导未来规则发展,是决定其在全球治理框架下能否争取和维护长远制度性权利的关键。《国际法治与全球治理》开篇收录的龚柏华教授和秦倩的文章,为全辑定下研究基调:以中国为立足点,结合当前主要国际法律进程的新进展,探讨“国际法治与全
《全球要事报告》是与美国“全球趋势”研究报告相呼应,旨在通过研究大事要事及其推动因素、研究走向以及互动,激发博士后界层从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思考中国未来。总报告及分报告采用模拟情景来说明这些大事要事推动因素(如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金融化、信息化、气候变化、能源地缘政治)间的互动方式,展示其对未来决策者形成的挑战和机遇。
本书作者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
马尔科姆的《国家理性、政治宣传与三十年战争》是一部文本考证型研究的典范性作品。其研究围绕着霍布斯对三十年战争时期的政治宣传册(《第二绝密谕示》)的翻译实践展开。经过事无巨细的考证,作者试图解决如下三个问题:*,确定《第二绝密谕示》的译者正是霍布斯;第二,梳理霍布斯早期生平以及学术实践的基本脉络;第三,阐明了霍布斯从国家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国家在当今世界何等重要,这种重要性在未来又将如何发展。本书也关注了领土规模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生存繁荣的重要性日渐下降,探讨了国家的制度能力对于应对现今挑战(不仅仅是全球化)已经变得更为关键。除此之外,本书还探讨了民族主义既能成为国家力量的重要源泉,但同时也可能成为国家虚弱性的肇源。*后,本书还将讨论领导国
本书作者塞缪尔亨廷顿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
《日本国际政治学》是由日本国际政治学会推出的文集,日本国际政治学会成立于1956年。本书共分四卷,对日本的国际政治研究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梳理和展望,回顾日本国际政治学以往的研究成果,展现现阶段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水平并为今后的研究动向制定指针。一卷的主题为作为学科的国际政治,第二卷的主题为无国境的国际政治,第三卷的主题为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外国公职人员行为及道德准则比较分析,分别从外国公职人员行为及道德准则的概念及作用、目的、核心内容及常见原则、代表性国家相关准则发展历程、主要内容比较、实施措施比较等几个方面展开;第二部分是外国公职人员行为及道德准则的编译,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公职人员行为及道德准则
人类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口。一方面,美、英、意等西方国家问题频出,西方之乱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力量对世界的进步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下一步,世界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宣布: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
美国,从立国、崛起到称霸,走过的套路好像武侠小说中的“大侠”;欧洲,曾经是“武林盟主”,不过已经“退居二线”;俄罗斯,在地缘战略上的诉求就和其国徽上的双头鹰一样——左顾右盼;印度,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实际情况却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变得复杂;中国,具备成为“王者”的所有条件,但要想真正“上位”,还必须依靠智慧和勇气,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