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北大教授刘华杰的学生们身体力行实践博物学的产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途中体现出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博闻广识的可贵经历。按文章内容大致分为童年博物、旅行博物和典籍博物三类。童年博物的作者们忆的都是在乡下度过的童年,因此可以和自然亲密接触,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许多动植物。这或许是驱动作者们后来进入博物学研究领域
现代性的理性和逻辑鼓励恶性竞争和强权,其实这是对演化论的错读和误用。从博物学的观点看,适应与共生对于个体、群体和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建立在现代科技之上的强力角逐正在把人变成机器、变成非人,但这并不是人类的宿命,人们可以尝试博物学生存。
《博物人生(第2版)》汇集了作者探访花草世界的发现与思考,以博物学家诙谐幽默的笔调、精美的花草图片,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静谧而活泼、和谐而生动的草木世界。引领读者走出钢筋水泥的冰冷都市,亲近花草,体认自然,在博物的生活中重新定位人的位置,开启人与自然的新对话。
《万物皆奇迹》是卡森的绝笔之作,在其逝世后出版。在本书中,卡森讲述了她和她的甥孙年幼的罗杰一起在缅因州的海岸、树林、旷野探险和观察自然的经历和体验。讲述了如何培养一个孩子观赏植物、动物、星月、云彩,倾听虫鸣鸟唱,如何丰富和锐化我们久已迟钝的感官和审美能力。 《万物皆奇迹》是卡森文笔最为优美的一部作品,全书文字不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