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同体字、异体字十分常见,且载体多有残断,能够有效利用的材料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甲骨学的发展。作者在研究甲骨文字形构造、卜辞文本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信息计量学、复杂网络、机器学习中语义网络构建理论,提出了卜辞、甲骨字的多视角表示、模型构建与融合方法;在应用层面,提出了两种卜辞主题分析与可视化方法,并对未来甲骨
《石窟寺研究》是我国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及石窟保护科技领域的第一本全国性专业出版物,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合办。2010年至2020年,每年发行一辑,共出版十辑;自2021年起,改为每年发行两辑。我们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出版研究石窟寺领域的**学术成果为己任,
本书以山西博物院晋魂基本陈列和原创展中捐赠类文物为研究方向,梳理百年间为山西博物院捐赠过文物的捐赠者、家属子女、藏品征集者以及相关文物和事件等,挖掘文物捐赠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补充和丰富文物的史料信息与科普内涵,倡导更多社会人士参与中华文物保护传承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智慧能量。本书共计20篇,内容均为向山西
上石河墓地位于河南省义马市市区南部、石河西岸约100米处的原上石河村中,是三门峡地区继上村岭虢国墓地之后发现的又一处较大规模的春秋早期中小型贵族墓地。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委派,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义马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首次较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春秋时
金中都是北京建都之始。本书是2019~2020年对金中都外城西、南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的呈现,对首次正式揭露的城墙、马面、护城河、城内街道路等外城城墙体系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整理和研究,初步探讨了金中都外城的营建方式、建造工艺、防御工事和形制格局等特征,论及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等城市变迁的历程。通过
本书收录了2018—2022年期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长城保护修缮工程而实施的长城考古工作成果,具体包括:延庆区岔道城城墙及墩台遗址、南寨坡城址、柳沟城遗址、柳沟西山长城及墩台遗址、大庄科长城遗址;昌平区南口城、上关城墩台遗址,共计7处长城点段。通过发掘,明确了长城建筑规制、工程作法与病害等基础信息,为全面、系统、科
本书共收录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51篇。长江三峡地区不仅山水雄奇,而且是一座瑰丽的文化宝库。考古发掘表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华民族长江文明的重要舞台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保存着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经历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代文物古迹。《BR》本书作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第八部科学发掘成果的正式报告集,相信对于三峡地
本书为苇沟-北寿城遗址2011~2014年考古工作报告,包括2011年老君沟墓地发掘、2012~2013年苇沟墓地发掘,以及2013~2014年苇沟-北寿城遗址区域性系统调查、勘探与试掘的全部资料。本书在全面公布材料的基础上,对墓葬及其他遗迹的年代与分期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研究晋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构成与演进具有一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为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民生工程。为配合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实施,湖北省文物局与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紧密配合,依法﹑依规组织开展与实施工程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本书是湖北省文物局为配合这一工程进行的文物保护工作总结,详细记录了考古发掘工作的准备及经过并对发掘的
本书聚焦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1200年的历史,通过“陵墓制度”“都城建制”“农业手工业”“艺术及其他”多个维度,充分利用考古发现的地下墓葬、地上都城资料,对从商周到秦汉的历史性变革、承继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展现出周秦汉时代独具魅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本书注重长时段的观察,取得了独特的学术成果。诚然,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