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多个思想领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本书在现代性批判视域下对本雅明历史哲学思想和现实性问题进行了阐释。在揭示本雅明历史哲学的方法论前提以及思想来源的基础上,围绕本雅明历史哲学中独特的时间观念、历史观念进行了分析,进而揭示本雅明历史和政治思
当人生陷入困境,不妨问一句:哲学家塞涅卡会怎么做? 如何处理和时间的关系 如何克服担忧和焦虑 如何战胜困境 如何在困难和极端财富中生存 如何保持真实并为社会做贡献 给悲伤留一席之地 ...... 斯多葛主义是两千多年前古罗马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斯多葛哲学崇尚理性,注重培养人的内在品格,以应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古罗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定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民族志》第一卷的长篇导言,探讨的主题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定律;二是拉采尔晚年(1901年)发表的长文《生存空间:一项生物地理学研究》,这篇长文通常被视为其政治地理学基本原理的总结性归纳。本书探讨的深层问题是:自然民族如何转变为文化民族?拉采尔在描述人类从自然人向文明人演进的文化
施特劳斯1962年在芝加哥大学开设卢梭专题研讨课,本书根据课程录音整理而成。《卢梭导读》篇幅巨大,共计十七讲。前四次课,施特劳斯以《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为两翼,提纲挈领地提出阅读卢梭的基本问题,为学生和我们提供了在卢梭思想迷宫中穿梭的引线团。第五次课,施特劳斯给出他阅读卢梭的经验。之后的十几次课,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上下卷)》的内容主体出自张祥龙老师的讲课稿,初稿为西方哲学史课程的讲稿,后又补充上页边评议或笔记。上卷内容自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下卷自实证主义到现象学。作者在本书中对西方哲学史做了细致的梳理,写作中展现了多层交织的对比棱角,尤其是西方与东方的对比。作者认为真正的西方哲学史应被理解为:对于探讨终极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是卢梭于1776—1778年在巴黎创作的,是一部兼具自传与哲思的作品,也是卢梭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在他去世之后才得以发表。全书由十篇漫步遐思组成,是卢梭“为自己而作”,记述了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在“没有兄弟、邻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的悲凄境况下,外出漫步时的所感所思,抒发了自己的情
本书是哈耶克所著维特根斯坦传记的文本及其相关研究。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和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的两个著名人物,而不为一般人所知的是,两人是远房表亲。1951年维特根斯坦去世,不久之后哈耶克就开始为他的表亲写传记。因为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其他成员不支持这部传记的写作,所以作品始终没能出版。但哈耶克的这
刘苏里导读,中国38位知名学者讲读,共同解读上下2500年50位西方思想家的51部著作。这些思想家的著作光照当代,泽被千秋,讲读者的解读通透、有趣,本书有助于你理清西方两千余年来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掌握政治、哲学、法学等思想菁华,透彻理解当今世界和中国,带你实现观念与思想的飞升。
《尼采:反哲学》原系阿兰·巴迪欧19921993年研讨班的讲义。19921996年,巴迪欧依次研读尼采、维特根斯坦、拉康、圣保罗等四位反哲学家,围绕反哲学主题做了系列讲座,本书为首讲。 在本书中,巴迪欧界定了何谓反哲学,并详细解读了反哲学王子尼采的批判思想。巴迪欧抛开后世对尼采的追捧和指责,怀着深切的同理
本书是法国最新出版的关于雅克·朗西埃思想研究的著作。作者按照朗西埃哲学发展的时间和逻辑进程,对其整体思想进行了梳理,并突出了朗西埃在哲学、政治和美学等领域的原创性贡献。作者以朗西埃近年来的最新著述(许多尚未翻译成中文)为重要根据,在介绍的基础上不乏反思、对照和批判。 从《阿尔都塞的教谕》中拒绝科学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