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造山带的野外实践和研究方法
本书是作者在讲授地质学类本科专业课程“大地构造与区域地质概论”的讲义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大地构造学”方面,本课程内容以板块构造学说的介绍为主,这是国际上最新的大地构造理论并已得到广泛的承认,同时也适当介绍传统的槽台学说作为补充,因为槽台学说的成果也使地质学有了很大发展,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我国曾创立了
基于地震资料进行断层的解释是地震资料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断层的高效准确解释对于油气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从地震叠后资料的预处理、地震断层属性的计算、地震断层属性的增强处理、地震断层的智能识别以及在不同工区地震资料的应用几个方法展开。本书的特点是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涉及到地震资料断层智能识别的各种方法技术。
本书包括1980年以来发表的许志琴院士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中英文系列学术论文,以及少量第二作者论文。许志琴为我国开展微观与宏观构造研究相结合的主要开拓者,也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她从事青藏高原和中国造山带的野外实践和研究近60年来,带领科研团队一直从事大陆动力学有关前沿领域的研究。厘定出中国大陆造山
《大陆动力学文集》共三册,包括1980年以来发表的许志琴院士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中英文系列学术论文,以及少量第二作者论文。许志琴为我国开展微观与宏观构造研究相结合的主要开拓者,也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她从事青藏高原和中国造山带的野外实践和研究近60年来,带领科研团队一直从事大陆动力学有关前沿领域的研
本书为大陆动力学文集作者许志琴院士60年地质生涯的掠影。许志琴为我国开展微观与宏观构造研究相结合的主要开拓者,也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她从事青藏高原和中国造山带的野外实践和研究近60年来,带领科研团队一直从事大陆动力学有关前沿领域的研究。厘定出中国大陆造山带中的近60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和5个片麻岩穹隆群
本书主要依托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和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科技项目(2012~2018年),基于米仓山、大巴山地区野外露头扎实工作与地震资料精细解释,重点阐述四川盆地东部(川东)埃迪卡拉纪—寒武纪构造演化与岩相古地理。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涵盖从全球构造、区域构造到局部构造变形。本书注重地层基础研究,通过系统调研与大量野外
《海陆的起源》是大陆漂移说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经典论著,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论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部分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
本书着重讲述基本地质构造的形态特征、分类、组合型式和形成机制,以及各类地质构造的观察描述和研究方法,并专章讲述了岩浆岩体构造研究。本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第三章岩石变形分析的力学基础,第四章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和应用,第五章褶皱,第六章节理,第七章断层,第八章劈理与线理,第九章岩浆岩体
《喜马拉雅山隆升与季风协同演化过程》阐述喜马拉雅地区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等,融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成果,聚焦喜马拉雅山隆升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和资源环境效应。《喜马拉雅山隆升与季风协同演化过程》从不同方面论述喜马拉雅造山带基本地质构造特征、新生代隆升过程、隆升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和资源环境效应等,包括喜马拉雅山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