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美术思想史的角度,探讨20世纪中西美术交流的背景中出现的中国化诉求。所谓中国化诉求,指在中西文化(文明)交流中对中华民族之应具有的独立主体身份的意识、认同和要求。本书认为,中国化诉求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因受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挤压而产生的一种反应。这一诉求在美术中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对传
本书是一部由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串连起来的中国艺术史,或者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本身就构成了一部宏大、浩瀚、可视的中国艺术史。故宫博物院总共收藏着超过186万件(套)的文物。从时间上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上迄新石器时代,跨越了夏、商、周、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
本书为美术与世界,其内容蕴含丰富的美育思想,从敦煌文明、唐宋绘画、陵墓雕塑;日本美术、印度美术、埃及美术、希腊美术、意大利美术、法国美术、荷兰美术、俄国美术、南美美术、北美美术、澳洲美术全面地概括美术在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并对佳作进行赏析,蕴含深刻的美学内涵。全书最后附加学生自制短剧美术剧场的解析与欣赏,充分体现课程思政
上海图书馆东馆将于2022年建成运行,为帮助公众认识东馆、了解东馆、走进东馆,感受到知识获取触手可及、信息交流便利快捷的全媒体时代世界级复合型图书馆的魅力,上海图书馆策划编辑“上海图书馆东馆”主题系列图书,本书为其中一册。本书聚焦收藏于东馆的十大装置艺术品,以概念图、实景照片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展现每件艺术品的创作过程、
本书是一部艺术史研究文集。本雅明曾说:“艺术史是一则预言故事。它只能从当下的视点来描述,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新的传统,并借由这些新传统来重新理解以前艺术所负载的预言。因此,对于艺术史而言,没有比读解预言更为重要的任务了,这些预言在过去的伟大作品中给予了它们被创作时的价值。”本书所收的文章是对本雅明“拱廊街计划”所开展的
本书为“看见世界丛书系列”之一本。内容主要从影像角度探究拉美诸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所选取的影像案例都是拉美题材的经典之作,例如《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追捕聂努达》《上帝之城》《摩托日记》等等,包括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等,富有文艺欣赏趣味和价值。由案例引申出对拉美政局变幻、毒品泛滥、腐败横行的社会问题探讨
本书主要论述的是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批评。
本书主要论述的是1980年代的中国电影批评。
本书主要论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批评。
本书主要论述1937年到1949年这一特殊的战争时期的电影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