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大纲》是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先生的名作,出版十多年来受到广泛好评,被许多大学选为教材。全书分为四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中国近代美学。论述的时间跨度为先秦至近代,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理论、诗歌、小说、戏剧、书画、园林等等。作者采用“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抓住每个时
马克思用思想的力量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对他的评价。今天马克思的思想,包括他关于美学和文学艺术的思想,仍然活在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讨论中,仍然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和实践,我们的刊物就是一个证明。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6卷·第1期)》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与文艺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研究、学术访
艺境无涯(汪裕雄作品)
艾柯受卢浮宫邀请策划了一系列展览等活动,并完成这本关于“清单”的图文专著。本书中探讨了艺术、文学、音乐、建筑等领域出现的“实用清单”、“诗性清单”、“既实用又具诗性的清单”存在的意义与功用。艾柯将带领我们欣赏那些在阅读文本或观赏画作时常常忽略,甚至厌恶的清单——有限的清单、无限的清单;名字清单、图像清单、地名清单、属性
《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汉语言文学系列:美学概论(第2版)》是一本全面创新的教材,注重基本概念的解释、理论表达上的逻辑,力图在每一个基本问题的解释上,能够结合具体的例证。同时,教材主要围绕美学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让读者以一种非常切近的方式进入审美活动的王国。教材对美学所研究的问题的解决,吸收了20世纪中国和
如果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是成功求职和就业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那么,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特殊的个人职业能力则是工作卓越、创业成功的优势能力。而超群的优势能力,更有助于顺利实现职业愿望,更有利于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得知,企业最重视的员工能力和个人品质依次是:沟通能力、积极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
《先秦女性审美研究》在宏观的理论视野上是高度自觉的。它实际上提出了有关先秦中国女性审美的四个基本问题:其一,历时地看,先秦时代,中华女性审美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其二,静态地看,先秦女性审美到底在哪些具体领域展开?其三,较之于男性审美,先秦女性审美到底有哪些不同?最后,先秦女性审美的上述事实,对于此后中华古典审美活动到底
《中国当代存在论美学: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阐述了学术研究终不能脱离时代的天幕。以上陈述的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情势,全都是在中国社会追赶现代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时代天幕的底色乃是启蒙时代的人道主义、理性主义。学科的精神支柱为“人的目的”、“人的价值”、“人的认识”、“人的实践”;学科的视野无外乎“唯物一唯心”、“客观一主观”、
《澄明与遮蔽: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以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尤其注重探究海德格尔以审美为中介对人之本真生存的沉思。“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生命短暂,岁月悠悠,如何本真生存的困惑,总难免会撞击我们。那么怎样才算是本真地生存?海德格尔是如何沉思这一问题的?审美在海德格尔的沉思中又起到了何种作用?《澄明与
《博雅大学堂·文学:美学概论》第一版字2003年在我社出版以来,已经重印22次,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次修订编者更新了若干重要知识点,有一些问题的论述也有所调整,更适应当下教学研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