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很长》是艺术家朱玺的首本个人作品专著,该书是作者2006年至2021年在中国美术学院15年艺术创作的汇总,内容涉及装置、摄影、绘画等多个创作领域的成果,该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跨媒体艺术的一种创作路径,并通过详实的作品方案、制作和展览的文献资料,为读者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艺术与社会生活相互交融和创新的可能性。该书展示了作
本书内容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于2021年10月27日举办“向度--2021浙江省首届高校美术师生作品邀请展”暨首届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研讨会的参展作品,作品集内容分为教师板块和学生板块两个板块。作品集主要收录了浙江省高校包括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27所高校美术师生的约100幅作品,题材广泛,内容质量上乘。对于促进
本书收录艺术史研究专题论文八篇,内容涉及艺术史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课题。墓葬艺术方面,练春海的《汉代墓室壁画功能研究》通过大量墓室壁画实例的分析,认为相对于教化、装饰和辟邪而言,墓室壁画在建造多元墓葬空间和形成秩序方面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画像艺术方面,朱浒的《被误解的主题--汉代祠堂画像<力士图>研究》对力士图
《上海市志·文学·艺术分志·美术·书法·摄影卷(1978-2010)》为教育分志中关于艺术分志中美术、书法、摄影事业的一卷。上海美术界在新时期解放思想,面向生活,一批得到平反的老画家重拾画笔,努力创作反映新题材、新内容,体现时代特色的美术作品,佳作迭
冷眼看世界·艺术美国
此画册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同名展览画册,旨在展示印尼现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代表性作品。展览中的作品起于20世纪30年代,历史跨度近一个世纪。展览重视审美语言的多样性,囊括了素描、绘画、雕塑和视频作品。展览中的两条叙事主线一方面概括了不同发展阶段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另一方面通过聚焦艺术家、团体和学派以及其间的联系来勾勒印
本书采用古今交错、纵横铺排、史论结合的方法,以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节作为典型案例,基于“存在的合理”与“合理的发展”两个重要基点,对现代艺术节展开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性研究。运用历史思维,对艺术节发展的必然进程和内在逻辑进行思考,对中西方艺术节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归纳和历史分期。通过对现代艺术节基本内涵的剖析
本书为同名展览配套画册,汇集了常玉、林风眠、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等30余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这些作品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境遇与文化追求,并赋予更多的艺术与人文价值。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几代艺术家是如何思考传统的当代转换问题,他们对于文化的历史情景、现实使命以及未来发展的反思与构建。书中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发
本书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丛书的一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蒙古族传统家具艺术之美,展现蒙古族传统家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蒙古族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其生活方式和信仰习俗与农耕为主的中原地区有较大区别,蒙古族家具有着特殊结构和寓意象征。蒙古族家具艺术是中华文明艺术宝库中的华彩乐章,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
本书从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文化内涵视角,探索了上海包装设计的理论方法,通过统一协同分析包装形态视觉形象一致性,探析上海包装中形态设计的协同关系和方法;以清代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至今为时间轴,对上海老字号包装形状、色彩、图案、材质、商标等沿革进行深入分析,对海派文化中的服饰、书法篆刻、绘画、政史、包装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