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SW-846环境监测方法选编》主要内容简介:近年来,为满足环境监测装备水平快速发展的需要,尽快转变环境监测方法相对滞后的实际状况,推进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提高,保证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我国加大了环境监测方法的制定修订进度,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方法体系。相对而言,美国的监测方法体系比较完善,特别是有机物监测和土壤监测方法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初期,我国就开始有组织地推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以普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基本知识、制定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建立监测方法、研制和生产环境标准样品与质控样品为依托,以质量控制考核和技术培训为主线,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保证工作路线。1991年,
《环境监测实验(第2版)》内容涵盖环境监测过程中各类常用的方法,从样品采集到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从常规环境监测到复杂环境样品中微量污染物分析,监测对象涉及废水、大气、土壤、生物样品等诸多类型。《环境监测实验(第2版)》共选择了44个实验,力求将环境样品的多样性和实验方法的互补性相结合,体现实验科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先进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水体、空气、噪声、土壤、固体废物、生物污染、放射性和应急监测等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突出环境监测的特点,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强调实践,注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本书为中等职业学校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教材,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环境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或作为环境保护科技人员、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010年版)》根据全国统一考试实践和《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于2006年至2009年先后组织对该册教材进行了四次修订。为满足2009年度全国统一考试需要,2010年初,我们组织对该册教材进行了第五次修订。
北京兴宏程建筑考试培训中心应广大应试者的迫切要求,组织了一批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名师组成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通过这些考试辅导名师在具体辅导和命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全面锁定考纲教材变化、准确把握考试新动向的基础上,科学安排知识体系架构,以独特方法全方位剖析试题的真实含义,采用多维的解题方法拓展
《环境监测实验》是根据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环境监测课程基本内容与要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实际工作需要编写的,内容涵盖大气污染监测、大气污染源监测、室内环境污染监测、环境噪声与交通噪声污染监测、水污染监测等23个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实验方法详细明确,既注重
《城市遥感》对城市遥感影像的特点、数据处理与操作程序、分析方法等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并具体应用于城市目标解译、特征提取、三维重建、变化检测、精细化管理、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等的动态监测中。内容深入浅出,便于阅读,也可以实际操作;是基础性的研究成果,也是实用性的技术指南无论对于希望了解城市遥感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或是工程人员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判断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可以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为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和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基本依据,是获取正确的环境质量信息和评价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过程。相比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的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大,更加注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强调规划区域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以来,全国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