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在世人看来,既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英诗跳出古典主义框架、走向自我革新的重要推动者,身为桂冠诗人的他家喻户晓,但除此之外的面向,却不为广大读者所知。事实上,身处法国大革命的时代,华兹华斯的政治见解,连同他的文学创作,都是诗人整体精神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国法学大家戴雪次为世人揭开了华兹华斯作为政治思想
一个在起源时开放和非正式的哲学或宗教思想,是怎样在逐步的发展中呈现出独特甚至是排他的特征?这就是约翰·迪伦在本书中所要探讨的主题。他探讨了起初开放和非正式的柏拉图学园,如何发展成“柏拉图主义”的哲学运动。他集中讨论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比如柏拉图主义中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伦理学理论的形而上学基础、理念论、
本书除绪论外分别围绕赫勒的历史性、历史编纂学、历史哲学、碎片化历史哲学、历史理论展开详细论述。从历史性到历史理论,赫勒的历史哲学思想实现了从思辨的宏大叙事结构到后现代碎片化叙事结构转变。主要阐述了赫勒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置于后现代语境加以解读,忽视了马克思历史分析的辩证性与整体性,不免弱化了历史存在的意义。此外,论述赫
《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从提问的人苏格拉底到现代牛虻彼得辛格等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如我们应该怎样生活、上帝是否存在、我们如何认识外部世界、什么是正义、什么是
《诗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系统阐释艺术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美学论著。该书现存26章,或有散佚。前5章总论,分析了诗歌艺术模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在此基础上了阐发了诗歌的起源与发展。指出诗歌起源于人类的本能??模仿,人类通过模仿获得认知并由此得到满足;诗歌作为艺术的模仿形式之一,是由那些善于模仿韵律的人在即席创作中渐趋
德国古典哲学作为经典的西方哲学板块,在西方哲学史中具有特殊地位,在中国受到极高重视,有着良好的发展及研究传统。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呈现新的要求与目标。德国古典哲学一方面面临着哲学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需要站在不断凸显时代需要,回应中国问题的视角上加强理论与实践的黏合度。本书从德国古典哲学在中国的研究传统的历史考证
在《野蛮的反常》中,作者将斯宾诺莎的《论神、人及其心灵幸福》《笛卡尔哲学原理》《形而上学思想》《神学政治论》《伦理学》《政治论》连贯为了一个具有内在难题性关联的整体,揭示出斯宾诺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实践性,作者本人无疑继承了他所解读的这种政治的形而上学,并展望了它在当代语境中的活力。更重要的是,作者后来创造的诸众哲学和
和启蒙运动一样,反启蒙也是一场政治活动。18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柏克与德国哲学家赫尔德确立了反启蒙理论框架。作为*代反启蒙思想家,他们目睹了1789年世界的倾覆。卡莱尔、泰纳、勒南代表了瓦解启蒙思想的第二次浪潮,面对19世纪政治生活民主化,这一浪潮持续高涨。他们的著作从各个方面呈现了对法国衰落的思考。在19、20世纪之交
《斯宾诺莎全集》分为6卷:第1卷:《斯宾诺莎古老传记》,《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第2卷:《知性改进论》,《笛卡尔哲学原理附形而上学思想》;第3卷:《神学政治论》;第4卷:《伦理学》;第5卷:《政治论》,《简明希伯来语语法》,《论虹的代数测算》,《机遇的计算》;第6卷:《斯宾诺莎书信集》。本书为《斯宾诺莎全集》第1卷,全
《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公元前6世纪至19世纪古典学术的发展历程,细数希腊罗马学术发展流变,涉及各时期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尤以文献学、版本学、词源学、语法学见长,著述极为详赡渊博,可看作对以往各个时代古典学术成就的总录。 本书为第二卷,所讲述的古典学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