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李季伦教授科研团队的论文选集,记录了他们多年来根据国家需求,努力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研历程和成果。全书收录了正式发表的研究论文115篇,分为上下两册,内容包含四个部分,分别为生物固氮研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研发及生物合成调控研究,真菌毒素及生物能源研究,趋磁细菌生理特性及磁小体应用研究。论文选集不仅展现了李季伦教授
本书基于Patsnap专利数据库中的专利数据,深入探究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在此期间的演化特征及其内在机制。本书的主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建立了一套基于专利IPC代码的农业生物技术专利检索和可靠性检验方法;第二部分构建了各个阶段的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对各个阶段创新合作网络的规模和结构指标进行定量解
本书试图弥补现有研究鲜有从农地产权结构细分的角度分析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缺陷,根据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变迁的过程,将农地产权结构划分为农地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理论上构建农地产权结构的动态演进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机制框架,并实证检验农地产权结构通过农地长期投资、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作用机制。以此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和社经济间存在着众多错综复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价值流的交换。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中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壤硬化、农业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系统的生产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目前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中农业生产问题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能值的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本书首
本书结合其多年研究中对景观生态、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和认识,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此书。从景观生态学视角,阐述景观生态学、农业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介绍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原理及理论基础,从地块尺度作物时空格局配置和管理、地块间尺度(地块间和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修复、景观
本书是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部分菌株的名录。是重要的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分为6个部分,即古菌、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大型真菌(主要为食、药用菌)。目录中分列菌种名录、培养基编号及配方、菌种学名索引及菌株编号索引。菌种的拉丁学名按拉丁字母顺序编排,每一拉丁学名下附有中文名称或者俗名。
本研究利用田间尺度的控制试验手段,对不同耕作体系下,气候变化和灌溉次数如何影响农田生态系统C循环进行了研究。研究包括了土壤中有机碳库、地上部作物生物量和二氧化碳形式的C素循环的特异性情况。同时对于不同耕作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也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增温增加了小麦和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但对产量影响不明显;增温缩短了小
本书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生态景观营造关键技术研究》所属专题《全国乡村生态景观资源特征分类体系构建》进行编纂。专题研究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任务,针对发展过程过凸显的“千村一面”景观同质化现象,构建了多尺度、嵌套式乡村生态景观资源特征分类方法体系。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1)全国多尺度乡村生
本教材在生态健康调控的整体思路下,以生态健康为主线,分析了影响生态健康的因素、生态健康评价指标、持续保持生态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融合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投入品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安全评价,突出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健康和生物安全的保持和建设作用,满足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需要,践行绿
本教材主要针对我国华南地区大田农作物农业昆虫发生及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特点,以培养农作物植保员(三级)岗位要求的高等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华南农业害虫绿色防控新知识、新技能要求为指导,以农业昆虫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重点,突出实践技能教学。教材力求反映华南地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地域性、科学性、优选性和实用性。全书共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