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书法临习指导书。《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人称“天下第一草书”。本书以《自叙帖》为研究对象,用书法的视角、文学的语言、散文的形式对其中逐个书法单字、书法字组甚至章法布局、空间分割、黑白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解读。全书采用图文的形式,单个字、字组、段落与相应的剖析文字一一对应,直观明了,语言既生动
《集王圣教序》由唐代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之书、历时二十四年完成,堪称行世法书第一石刻,是学习行书和王字的最佳范本。本书分为单字展大、流传版本、集王延展、名家对临、技法解析、骈文速记、归类字典七个方面,涵盖了全面深入研习圣教序的重要环节。全书清晰、实用、易临、易学,兼具学术性、资料性与工具性,是精学通汇式的书法工具书。主编金
集宋徽宗瘦金体 唐诗名篇
集宋徽宗瘦金体 宋词名篇
集宋徽宗瘦金体 实用对联
草书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因为草书完全打破方块字形体的制约,以草法的点画、符号、连属和变化万千的笔墨技法,尽情地通过草书物化形态表达创作者的心灵情感。世间无物非草书,这是其他篆、隶、楷、行诸书体所不具备的特性。在中国书法史上,怀素与张旭齐名,并称“颠张狂素”,两人把中国草书推向了历史性最高峰。有唐1200多年以来,鲜有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
中国书法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和特有的艺术品质,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喜爱。该书是作者多年对中国书法艺术鉴赏与研究的成果。书中分析了中国书法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课题,阐释了中国历代书法艺术中精妙的书学思想与观点,并对书法创作的技法,需要运用的工具和材料等都进行了介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该书旨在提高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共有文章50篇,内容主要包括:1.金石学史研究:历代金石学文献、著录研究,金石学家研究,金石收藏研究、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涵盖青铜器实物、图像,摩崖石刻、拓本等)。2.历代刻帖研究:汇刻丛帖与各种单刻帖的书法与审美研究,刻帖刊刻时代、地点考辩,拓本传拓年代、流传和释文阐释等研究。3.碑帖融合书法实践研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