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梦想,而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离美丽中国的目标还有距离。社区是构成城乡人居环境的单元,要成为环境质量过硬的国家,每个社区都应带动居民遵守环保法规,并尽自己的力量去减少排放、美化家园。所以,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需要千万个城乡社区的参与,而社区志愿者在调动居民参与方面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在普及环保知识的过程
《优控污染物水质基准及风险评估——以沙颍河流域为例》是作者“十三五”期间水专项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以沙颍河流域为例,系统监测了流域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包括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多氯联苯、邻苯二甲酸酯类、取代苯类、酚类、苯胺类、氯代烃类、醚类和
本书系统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科技发展需求和基准研究现状,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和区域特点的环境基准中长期路线图。本书反映了近几十年来世界环境基准科技发展态势及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动向与战略,明确了我国未来环境基准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中国环境基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发展路线图、时间表以及实施保障体系。本书是对国内外**环
《排污许可证管理政策与支撑技术研究》共分为8章。第1章梳理了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排污许可制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同时,总结了我国开展排污许可证实践的经验。第2章提出了排污许可证管理政策顶层方案设计的优化框架,梳理了排污许可制度与相关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融合关系,提出了我国后小康时期排污许可证实施的路线图。第3章对在
本书汇编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和文献,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水质基准指南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了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和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推导的理论和方法、健康风险评估和生物累积因子推导的理论和方法及水质基准相关参数推导的案例分析;同时结合近十几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进展和成果,系统梳理了我国水质基准研究的历史、现状
水环境质量标准是水环境质量管理的基本政策目标,流域水质达标规划制度是地方政府履行实现水环境质量标准目标要求的基本政策手段,但我国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流域水质达标规划制度,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如何通过流域水质达标规划实现水环境质量要求仍未有效解决。本书以如何制定监督地方政府履行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政策为目标,提出流域水质达
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又是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从20世纪70年代的起步阶段到21世纪的攻坚阶段,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演变,污染物项目、标准形式、浓度阈值、分析方法等都在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污染状况的转变、监测技
《基于太湖流域水生态区的水质基准研究与标准管理示范》是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太湖流域(江苏)水生态功能分区与标准管理工程建设”课题(编号:2012ZX07506001)研究成果的总结。《基于太湖流域水生态区的水质基准研究与标准管理示范》分为水质基准的发展历程、水质标准的发展历程、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等
在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制定工作中,标准类型不同,需要不同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使得标准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综合性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相比,优势在于其可与河流水质直接挂钩,是依据水质目标和环境容量来制定的。制定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是越严越好,要让企业“蹦一蹦,够得到”,必须考虑产业政策允
排污许可制度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政策手段,尽管我国提出建立排污许可制度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但直至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排污许可制度才开始在我国全面实施。从国际经验来看,监督检查是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我国长期积累的固定污染源排放监管经验为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奠定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