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首次披露的独家资料,通过信件、照片、影像、手稿等档案,以时间为轴线,以“缪斯与模特”“忧郁愁思”“母亲”“变形”“马戏”“爱欲与死亡”等多个主题为坐标,真实还原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再现了奥尔加非凡的人生故事,同时也进一步阐释了毕加索在他们共同生活时期创作的作品。并对其在1917年至1935年间创作的艺术品提供
本书是近20年来关于罗伯特·E.李的第一部重要传记,向读者再现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最具代表性的将领之一。罗伯特·李虽然不赞成奴隶制,也不赞成脱离联邦,但因为不忍心向自己的孩子、邻居和心爱的弗吉尼亚“挥剑”,而选择为南方出战。本书全面记录了李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的军旅生涯,披露了战场上的更多细节,分析了他为战争而制定的战略
本书通过47个简短的文章、图文并茂地记述了海伦·斯诺1931年—1951年在中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两次访华的一些故事。通过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展示了海伦·斯诺在中国的经历,她为中国的劳苦大众,如何冒着生命的危险支持人民革命斗争,向西方世界报道陕甘宁边区的实情,以及她着眼人民、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客观报道的精神。她也是中国
本书为卡尔维诺1951—1985年间的访谈录,101次访谈跨越了4个10年。这是最珍贵的卡尔维诺自述文集:既有对笔下作品趣事的披露、对意大利和外国文学形势和命运的分析,也有对城市、宇宙和人类未来的思索……这是卡尔维诺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的故事,一部旋转棱镜般的多面性自传,一本理解卡尔维诺叙事艺术与美学思想的“解谜之书”。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时年仅32岁,当时他的帝国疆域从西方的亚得里亚海一直延伸到今天东方的印度。在一个不同寻常的妥协下,他的两个继承人——有智力障碍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腓力三世和他的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共同摄政。但亚历山大的六位马其顿将军,受他们内心对权力欲望的驱使以及亚在历山大把王国“给最强的人”的传说的刺激下,开始争夺霸权。亚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声名卓著,其专著《在中国发现历史》《历史三调》等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这部柯文先生治学中国历史六十载的回忆录,生动讲述了这位近90岁高龄学者的学术生涯及学术思想的发展之径,其间还穿插了他与导师费正清、史华慈及美国和中国学界同行的交流,以及出版专著时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初亲身经历的历史,与
本书根据德文原始文献,以科学史中最为著名的爱因斯坦为例子,围绕爱因斯坦最重要的几项科学贡献,讲述爱因斯坦在研究中出现的“错误”。从错误的角度对爱因斯坦的科学工作做的探讨,同样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对人们更好地理解爱因斯坦作为一个科学家,而不是作为一个被神化了的科学家,有着积极的意义。本书主要围绕“错误”的背景及前后发展,以
本书讲述的是关于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发明之一—手机的故事。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人们不再受缆线所限,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与其他人联系,手机还带动了一些新兴行业的出现和发展。然而,关于手机诞生的真实故事还没有人讲述过。本书聚焦于一场控制人类交流方式的角逐,涉及政府监管机构、警察、技术突破、失败、石英,还有一匹
本书让我们近距离地观看文学巨匠杰克·凯鲁亚克的人生和那个时代:由了解他的亲密朋友、爱人、艺术家同行来回忆。他们以生动的语言重新创造了凯鲁亚克在洛厄尔度过的童年、求学与创作的过程、跃升为文坛明星的经历。这部独具开拓性的口述传记收集了从众多著名作家那儿听来的逸事,将《在路上》等文学作品的写作与出版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向我们
2001年,《清谈》杂志社邀请席尔瓦娜·帕特尔诺斯特罗撰写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口述传记。她四处走访,收获了24卷、每面90分钟的双面录音带,杂志社却倒闭了。十年后,她有意将采访内容整理成书,便再次踏上旅程,进行了第二轮采访。在本书中,作者采访了六十余位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相关的人,亲人、朋友、书迷、损友……每个人都讲述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