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董珠宝通典》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讲述欧洲古董珠宝的历史。每一章都先为读者简要概述该历史时期中,对珠宝的演变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军事、时尚、社交生活等。
铜鼓是中国和东南亚共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古老(具有约三千年历史)的民族历史文物,它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各国,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绵延至今,渗透到了这一地区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承载着当地民族的宗教信仰、礼仪习俗、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等文化内容。可以说,中国南方(主要是西南和岭南)和东南亚构成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是一部大型考古报告,是英国探险家斯坦因1913年7月至1916年2月,历时两年零八个月,行程约18000千米,东迄河西走廊,经塔里木盆地,西至阿姆河上游和伊朗,南自兴都库什山,经准噶尔,北达内蒙古西部地区,在这一区域进行的考古研究成果。考古报告记载了斯坦因沿途考察的古代遗址、墓地、道路遗迹与发现的大
重达204千克的图坦卡蒙金棺、拥有5000年历史的那尔迈调色板、世界上早期的象形文字雕刻……拥有超过12万件文物珍藏的埃及博物馆骄傲地矗立在开罗市中心。这座气势恢宏的红砖石建筑由埃及博物馆之父马里埃特于1902年设计建造,可以说是快速了解埃及历史的宝地。 本书以埃及博物馆的各展厅为章,以历史
中国与日本同属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钱币文化圈,在钱币研究领域各有所长。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东方钱币文化研究迎来一次高潮,产生了一批集大成的经典钱谱,其中最负盛誉的为“三大钱谱”:今井贞吉所著的《古泉大全》、平尾赞平(书署平尾聚泉)的《昭和泉谱》和奥平昌洪的《东亚钱志》。奥平昌洪所著《东亚钱志》以图文并茂、考证详细等特点著
大山古坟日本独*的前方后圆坟形式,与埃及金字塔、中国秦始皇陵并称世界三大陵墓,其雄伟壮美的外观彰显了政权的兴盛和皇室的权威。 本书作者森浩一教授长年钻研前方后圆坟,掌握丰富的一手资料,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巨大古坟营造的技术面与文化观;日本建筑插画泰斗穗积和夫则以细腻的笔触图解庞大的古坟,揭开了日本古坟时代的神秘面纱。
埃尔塔欣遗址,位于今天的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北部,是西班牙殖民拉丁美洲之前,当地众多原生文明聚集中心之一,也是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殖民前时代发展快的区域。浓郁的宗教色彩和与之相应的特色建筑,使得埃尔塔欣至今仍然被视为一座圣城;而难以在编年史上确切考证的存在时间,使其对世人显得更加神秘。本书试图通过考古学实证研究,还原埃尔塔欣
中国与日本同属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钱币文化圈,在钱币研究领域各有所长。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东方钱币文化研究迎来一次高潮,产生了一批集大成的经典钱谱,其中最负盛誉的为“三大钱谱”:今井贞吉所著的《古泉大全》、奥平昌洪的《东亚钱志》和平尾赞平(书署平尾聚泉)的《昭和泉谱》。《昭和泉谱》为东亚“古货币图录”,分期出版后合订而成
《东亚文明》是由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本书为第2辑,分为先秦考古、历史时期文物考古研究、区域历史文化、域外遗珍、科技考古、考古学史、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田野考古报道8个部分,内容涵盖了考古文博专业整个体系的各方面内容,并首次披露一批重要的田野报告,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本书集中展现代表亚洲国家古代文明的国之瑰宝精品文物,通过精美的文物图片和精准简约的说明文字,生动再现亚洲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境外文物151件(套)、湖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71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