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专注梳理西方古代“创世论”思想发展与争论史的著作,完整而扼要地勾勒了这一迄今为止较少得到整体研究的主题的框架。作者逐一选取、分析古希腊与希腊化时期在思考与回应创世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七个哲学家或流派,梳理他们的观点要旨与分歧所在,探讨他们在争论过程中形成的阵营及塑造的传统。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作为西方古代哲学的重
文明交流互鉴是东南亚宗教研究领域亟须深入的重大命题。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汇聚了宗教学、历史学、人类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社会学等多学科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其内容不仅从宏观层面呈现东南亚多元宗教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也从微观与个案视角观照到跨境民族及其宗教文化交流的内容、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聚焦东南亚宗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及价值。在研究路径上,展现出全球视野和整体性特点,通过跨文化交流与互动、宗教间对话与沟通、多元文化交叉呈现东南亚宗教的演化特点。在研究内容方面,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研究东南亚宗教,有助于在更宏观的时空格局中呈现
《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搜集了荣格研究儒、释、道、印度诸教思想的文章,是当代思潮研究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在荣格看来,东洋思想也罢,类似巫术或迷信的现象也罢,这些都是无意识范围内重要的成分。但对深受东洋思想影响的人而言,无意识是洁净空阔的世界,是有某种先验的精神规范的作用体,它不能与人类身心具有的一些奇特功能混淆,
本书是“当代基督教现状与发展趋势”重大项目系列成果的延续和拓展,主要叙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宗教思潮的发展演变,重点探究“新时代”运动、女权神学与后现代主义这三种思潮,展示其发展趋势及时代特色。当代西方宗教在对待科技发展、融入社会等方面有了新认识,其思想体系有着更大的开放性和更多的包容性,引起的分歧及争议亦更为明显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自然神学”是单凭理性而不诉诸任何启示资源探讨一些神学与哲学话题的研究领域。本书在当代英美宗教哲学的视域中,采纳分析的研究进路,聚焦分属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设计论证明、恶的问题以及神迹等五个重要话题的十五个前沿问题展开讨论,这些讨论在清楚梳理相关经典论辩的前提下,适当提出针对性评析。
本书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宗教学各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涉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哲学、佛教、道教及民间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以及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边疆地区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包括其重要进展,主要成绩,代表性人物和成果,并对“十四五”时期宗教学发展有相关构设和展望。
瑶族是南岭走廊接受道教影响较早的族群。本书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广泛收集国内外馆藏瑶族经书,将瑶族经书与道教科仪文书进行了充分比较,并将其嵌入道教与瑶族宗教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从宗教经书的视角对道教传播瑶族社会的过程进行深度解读。以小传统的民间经书的比较分析,反映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道教沿南岭走廊传播浸润影响瑶族社
本辑重点刊出了曾经引起学术界广泛讨论的两个专题——“宗教生态论”和“修行人类学”,以期推动中国之宗教人类学的中层理论建设,探讨我们如何解释中国宗教的累积传统及其当代发展趋势,以及我们如何从宗教的内在理路或内部视角去理解宗教的身体实践或自我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