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明清宫观山志繁盛的社会背景及发展概况。分析明清宫观山志的编纂群体、编纂缘由、编纂目的、经费来源等问题,梳理其基本面貌;考察其刊刻、损毁、传播、存佚等问题。明清宫观山志的体裁与义例。(1)分析归纳平列门目体、纲目体、辑录体、纪传体、史志体等宫观山志的体裁特征;(2)解读其编纂义例。明清宫观山志在道教学方面的价值。(1
本书为李卓吾编选王龙溪讲学言论,并加以评点而成。王龙溪(1498-1583)名畿,字汝中,浙江山阴人。王龙溪为王阳明族子,是王学的重要传人。王龙溪中嘉靖五年(1526)进士,因阁臣反感心学,不就廷试而归。后官至南京武选司郎中,以讲学为人所忌,罢归。王龙溪在王门的地位确立于所谓“天泉证道”中王阳明对其“四无”说的肯定,人
八仙是中国文化中的奇观,存在形式多样,文化特征多元,用传统“典型形象”“主题”的阐释套路难于释读。本书将八仙视为宗教内外文化势力选择书写又为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利用共享的文化资源,追踪其“写神话”的隐秘动机和心路历程,动态还原了宗教圣者神话的建构史,旁逸斜出的故事系统生长流变史和文化艺术变迁史。作者对宗教和文艺之间有关八
本书将地方历史碎片放入整个历史大图景中进行观察以确认这些碎片在其中的位置以及这些碎片互相之间的关系。同时参考多样的数据,包括道教内部文献、官方史料、地方志与宫观志、碑刻文献、笔记、小说、传说故事以求得到不同角度的叙述与观察,从宗教内部与外部搭建分析架构。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代表一种对地方道教的观察角度。第一部分
本书列入浙江省2019年度后期资助。全书考察道教仪经用字特点,辨析俗讹字,分析用字规律;从宗教、民俗、文化等多种角度考释仪经疑难词语,厘清疑义;将仪经语言与儒、释其他文献语言作参照,辨考仪经词语的源流演变,包括词源溯求和义源梳理;分析仪经词语的构造特点和构成方式;尝试描写仪经部分具有特点的词汇类聚体,初步揭示道教仪经词
道藏说略
本书以中国早期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之起源、形成、传播与影响为主线,论述了五斗米道在汉中的起源、形成以及传播至中国大江南北及海外地区的历史过程与深远影响,对五斗米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五斗米道的现代价值做了具体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全书以章节为单位,对东汉时期起源并形成于汉中的五斗米道及其传播历程进行了历史的探究和
本书分为两个研究视角,中央王朝对道教的整体性管理是道众必须遵守的外部规范;而道教内部制定的组织、修持及生活规章则是道众必须遵守的内部规范,均与道众的宗教修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有清一代的道教事务管理。在此基础上,本书对清代道教事务涉及到的道官、度牒、宫观以及戒律、清规等方面的管理问题都进行了相对合
中国学术论著精品丛刊 — 道教史
中国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