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宦官政治”,是指特定历史时期宦官集团之势力全面干预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甚至左右朝政,凌驾君主之上的一种畸型的政治格局。本书以神策军为逻辑切入点,分别以神策军的创建及其演进、宦官集团与内廷皇位之争、宦官集团与外廷官僚政治、宦官集团与地方政局为四个逻辑层面,从内廷到外朝,从中央到地方,逐层讨论中晚唐宦官政治的诸多
本书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和“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土官底簿>校注》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土官底簿》为基,共分六章,按省分次,首云南、次广西、次四川、次贵州、次湖广、次广东,对原《土官底簿》存在的讹误进行了校注订正,将《土官底簿》所载“云南一百四十
本书是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土司制度史料编纂整理与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已列选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书为汇编元明清三朝中国土司制度史料的大型图书,共6卷19册。中国的土司制度自元朝起,沿续600余年,对中国古代边疆的治理开发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内容包括相关地区的土司制度史
本书主要选编与近代慈善组织公信力有关的各类史料,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编近代慈善组织发展概况,主要选录近代慈善组织发展情况的史料。第二编慈善文选,选录社会各界对慈善、慈善组织、慈善事业的认识、建议和评价。第三编慈善组织章程规则,主要选录近代慈善组织的章程和规则,这些章程和规则构成了慈善组织公信力生存和维护的内部机制。第四编
本书主要根据史料记载,以及中外学术研究的成果,在力求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选取经典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角度对中国的中世的政治文化以及君主制度进行反思式的评论。本书涉及汉、魏、晋、南北朝、唐及五代十国时的二十多个历史事件点,论及近百位历史人物,主要集中于传统价值观下君主与政治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对整个文
服饰是文明程度的象征,反映人们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审美习惯等,本册为孩子讲述了服饰的变化过程,从披了几万年的兽衣到后来便于行动的渔人劳工服,从皇权至上的帝王服到繁复华贵深宫仕女服,从等级森严的百官服到飘逸潇洒文人雅士服,还有便于行动的渔人劳工服。本书还告诉了孩子服饰里的小秘密,像为什么秦始皇的皇袍是黑色的,而唐太宗的
本书为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吴宗国教授主编的,由中国古代史各方向专家集体写作的一本官僚政治制度通史,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监察机制、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等进行了简明扼要而又全面的论述。 书中从官僚政治制度的起源开始,一直写到帝国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间上涵盖了从秦汉到明清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宋元以前部分没有作全面的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政治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深入探索,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仅存东晋一朝;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与皇权共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与过渡性。 本书自初版以来,广受好评,于1993年荣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本版为纪念田余庆教授百岁诞辰而推出,除修订少量文字讹
本书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活的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精神的折磨与坚守。从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中国知识群体的转型之痛
本书以“文明”与“立宪”的“双重变奏”为主题,探究19—20世纪之交至“一战”前后,中国的思想行动者,如何从接受西方国家所设定的“文明等级”、在此前提下寻求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过渡到反思“文明”之意涵,用多元与平等的文明观重塑宪法话语,形成“20世纪之宪法”并开启中国宪制变革的新路径。全书详尽呈现了近代中国宪制思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