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通过对作品进行具有示范性及多样性的鉴赏与分析,唤起学生对中国新诗的阅读与探究兴趣,为新诗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同时关注中国新诗研究的理论前沿,跟踪新诗教学的最新动态,引领新诗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本书能切实提高新诗审美鉴赏水平与拓展新诗教育教学方式,能推动学生思考经典作品能力的提升,在科研和教学层面均能提供有力
《百年中国科幻文学史》系统梳理了肇始于古代的科学思想、科学创意、科幻奇物、科幻奇思,回溯了中国科幻文学晚清以来的发展轨迹,将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经典科幻作品进行一一解读,并联系时代背景,将科幻与科技发展、社会生活、大众文化等因素结合起来,探讨中国百年来科幻文学的浮沉与阶段性特征。本部科幻文学史的撰写,既是对百年中国
词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精华,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之一,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词语言自然、明快,词景鲜明生动,刻画人物情感简洁深刻。词兴起于唐代,极盛于宋代。当时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诗。这种音乐和民间歌曲结合后,创造出动听的乐曲。词的产生和创作,主要配合这种乐曲,因而当时把词叫做"曲子"
都说中国古诗词是我们的文化宝藏,但今天这个时代,除了那些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头部作品,人们还记得几首唐诗宋词?更不用说诗经楚辞那些更加古老的东西了。在这个碎片化,浅层化阅读的时代,逼着人们去读诗词,背诗词是不可能的。那么换个角度,如果把诗词变成人们爱看的图文故事呢?中国古诗词中,多的是充满浪漫主义与神话色彩的作品。那其
她是学生眼中要眇宜修的湘水女神,也是无数人通向古典诗词海洋的摆渡人,她使古老的诗词获得再生。她是才情纵横四海的大家,在颠沛流离中写下慑人心魂的诗篇。她是深具弱德之美的大家闺秀,坚忍支撑一个家庭。叶嘉莹先生用诗词来讲述自己坎坷的人生:北平的生离死别、台湾的白色恐怖、海外的丧女之痛……在多舛的命运中,以诗词创作、研究蜚声国
在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战略部署中,《镜花缘》研究被列为连云港市的重点项目。2004年,连云港市《镜花缘》研究会的研究基地正式落户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对《镜花缘》的研究,不仅深入解读这部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还通过开展学术活动和建立研究机构,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并通过文化搭台,大力打造连云港的地方文化名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横空出世之初,作者曹雪芹就深为世人能不能领略该书寄寓的深情厚意而有所担心,有所怀疑,更有所期待。有道是:曲高和寡,知音难觅。近三百年后的当下,《红楼梦品鉴》一书含英咀华,融会贯通,立足文本,紧扣现实,联系社会,观照历史,力求对《红楼梦》深刻复杂的内涵作出全方
《驿路唐诗边域书写研究》是国家社科项目结项成果,该书在界定边域内涵及书写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驿路唐诗走向安西、安北、安东和安南的边域书写内容;考察了驿路唐诗边域书写中写实与想象同在、历史与现实交融、内地与边域对比、对风物风情的陌生化书写等书写方式;认为驿路唐诗边域书写拥有风物描写的磅礴雄浑之美、文人的书剑精神给诗歌带来
《诗经》的乐歌属性已成学界的普遍共识,而传统的研究多停留在《诗》是否全入乐、风雅颂的音乐属性、《诗》文本中的音乐性等宏观问题上。有鉴于此,本书致力于《诗经》仪式属性、歌唱主体、歌唱方式等歌唱形态的具体研究,同时,从“歌唱”的角度考察《诗经》颂、雅、风在主题内容、诗乐体式、表现手法上的变迁及其内外动因,进而探讨周代歌诗创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因党争而屡遭贬谪,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然而苏轼为人旷达豪迈,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苏轼词突破了晚唐五代婉约绮丽的词风和诗尊词卑的传统观念,意境开阔,题材多样,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书汇集苏轼生平词作,分正编、附编编次。正编收录292首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