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亿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地质进程,伴随着地球内部构造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生命从无到有并不断演化。这些生命形式适应并改造着生态环境,逐步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多样性。每一次地质事件都对地球当前的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分为6章18个小节,这18个小节分别对应于18个主要的地质时期,每个小节都对一个地质时期重要的地质和生物演化
本书从作者所研究的关于万物起源的科学论题中选取了最具根源性的7个主题,追溯科学家对各个主题的思考、观测、试验及解答,探索世界背后的科学原点,挖掘万物进化的秘密。
本书按照生命进化的规律,从原子写到分子,再到细胞以及细胞内的运行机制,还有病毒,最后以免疫结束,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页环环相扣,就像一幅40亿年的生命历史长河画卷向我们徐徐展开。本书用漫画风格展现原子、分子、细胞微观世界的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希冀这些启蒙内容能带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以促进人类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
本书将带领我们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由三位完成了两项科学创举的大科学家来担任向导。首先让最古老的多细胞生物化石重见天日-它们是人类遥远的先祖;然后找出地球上生命体留下的最悠久的行动痕迹。一场科学的探险,足迹从加蓬到乌克兰。
这是一本探索生命奥秘的儿童科普读物。书中以地质年代为时间轴,从太阳系诞生的50亿年前讲起,讲述了生命是如何从一个简单的细胞进化成如今的多种多样。书中神奇教授的形象生动有趣,他用充满趣味的语言将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史娓娓道来,带孩子们坐上时间穿梭机,去认识不同年代生命故事里的主角。剪贴报、旧信件、书籍和杂志等形式的设计,也让
我们要讲的故事实在太老,又太新了。这本书要讲述的事情发生在40多亿年前的冥古宙,那时候整个太阳系也才刚刚安定下来,地球的一天只有9个多小时。月亮距离地球也比今天近得多,在天空中占据的面积足有太阳的9倍大,它正对地球的那一面上还有许多尚未冷却的岩浆海,焕发着暗红色的光,如同一只愤怒的眼睛。地壳还带着凝固时的余温,活跃的地
地球生命在地球形成约5亿年后就已出现,然而在这之后的20亿年内,生命一直停滞在简单的细菌水平。在大约20亿-15亿年前,一种拥有精细内部结构和空前能量代谢水平的复杂细胞一跃而出。这份复杂性遗传给了大树和蜜蜂,也遗传给了人类中的你和我。我们与蘑菇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又如此相似。从有性生殖到细胞衰老再到细
本书是BBC和CCTV—9联合制作的大型科学纪录片《生命的奇迹》同名图书。本书由全球知名的科普大使布赖恩·考克斯教授带着我们到世界上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告诉我们生命的出现也许可以看作物理学的必然结果;向我们展示地球生命的美妙形态和独特感官以及生命规模的物理学规律,引导我们思考生命奇迹背后的奥秘。
17世纪末,风云激荡、群星璀璨。探险家们已经环游了地球,绘制出了天空的图案。科学家们已经计算出了地球的重量,追踪到了彗星的轨迹,也揭开了银河系的秘密。但在现代黎明绽放之际,这样一个从饱学之士到目不识丁者都渴望一探究竟的终极奥秘却仍未解开:生命从何源起,人类的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无所不能的达&middo
生命是什么? 194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薛定谔提出了这个划时代的问题,他指出:我们需要新物理学来给出答案。 这本书从这个经典问题出发,结合香农的信息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诸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将量子力学应用于生物学、计算科学等领域,超越各个学科的界限,用全新视角探究生命的本质。书中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