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画报大量涌现,逐渐成为宣传抗战、动员大众、推动抗战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刊载了大量抗战摄影图片和美术作品,蕴含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本书精选抗战题材画报42种,包括摄影、漫画、木刻等艺术形式,绝大多数此前从未影印出版过,内容反映中国军民的抗日史实,展现抗战形势下社会民众生活,
本书是由陈平原教授编选的《新青年》文章的合集,本书的特色在于:一,将思想史视野与文学史意义重叠起来,确立新的阅读及阐释标准;二,坚信“议政”“述学”之文,同样也可以是“具有文学性”的好文章;三,作为一项共同参与的事业,《新青年》同人的整体形象,必须得到完整的呈现;四,既按文体分类,以便读者欣赏,又隐含着“史”的线索及编
《文存》(5卷)为滇云八年书系旧刊文存之一。抗战八年,大量高校、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南迁滇中,云南成为名家汇集、学术新见迭出之地,形成独特的滇云八年现象。其中,以钱端升、王赣愚、吴文藻、冯友兰、朱自清、陈岱孙、钱穆、吕叔湘为代表的一批学人,以西南联大为学术基石,以刊物《民主周刊》为阵地,以救亡启蒙为己任,关心国家、民族命
“新青年”月刊,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一九二二年七月休刊,共九卷。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始爱称“新青年”。自第八卷起,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镘膊刊物。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亦首经一度以注刊为机关刊物。“新青年”月刊影印本的发行范围阻于预约者。
《故纸藏珍:期刊创刊号欣赏》作者将自己收藏多年的创刊号整理出版。创刊号是办刊人奉献给读者的见面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创刊号的信息量之大、收藏价值之高,受到藏者和学者的喜爱。书中收集了我国20世纪40年代末至90年代创办的600余种创刊号,还有少量试刊号、复刊号、改刊号、特大号等,还有以书号出版的丛刊,有些事公开发
民国珍稀专刊汇编(全47册)
《永安月刊》创刊于1939年3月,终刊于1949年5月,近代著名海派综合性文化期刊,共办刊118期。每期封面都以当时社会上的热门明星、漂亮名媛作为它的封面,以作杂志的招牌。内容有小说、散文、小品、摄影、漫画、书法、油画等。如小说中大多反映民风民俗、市井生活,青年恋爱之作;如摄影方面有郎静山的人体摄影,油画方面有徐悲鸿、
《旅行杂志》1927年3月创刊于上海,1954年8月在北京终刊。该刊以一年为一卷,初为季刊,每卷共出4期,从第3卷起改为月刊,每卷共出12期。在其存在的二十余年间,一直没有间断过发行。创刊初,杂志事务都由中国旅行社的经理朱成章总其成。中国旅行社后成立出版部,庄铸九出任出版部部长,总管业务。赵君豪为总编辑,主持辑务。办刊
20世纪20年代,旅游逐渐成为了深受社会各界团体和众多媒体追棒的新兴生活方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凭着商人特有的感觉洞察到了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所即将发挥的作用,于是开办了以“发扬国光,服务行旅”为主旨的中国旅行社,并于1927年亲自策划、创办了《旅行杂志》。《旅行杂志》初期为季刊,季末出版。本书是继《旅
《人文月刊》1930年2月15日创刊于上海,人文编辑所编,后改人文月刊社编。人文月刊每期所载重要史料及有关经济论文,均属不可多得之材料,尤以民国大事类表与杂志要目索引,比较有价值。杂志要目索引初每期只收杂志80余种、日报副刊10余种近2千余目,至1937年第8卷1—10期共收杂志544种、日报副刊10种、日报7种共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