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英雄》是一本在前人研究烛照下集中讨论反英雄内涵与外延的小书。反英雄作为文艺复兴之后欧美叙事文学中的文学形象类别,既可泛指除“恶棍”之外一切缺乏传统英雄特质的主人公,也可特指20世纪50年代后文学作品中对荒诞世界进行绝望反抗的人物形象。随着世俗文学与文化的兴起。反英雄拆解了普遍理想和崇高道德,演绎了人类自我的碎片化历程。他们平庸,他们迷惘,他们怯懦,他们嚎叫,但他们并非邪恶的化身,而只代表了人类失去信仰标杆之后精神之舟的流散奔逃。世界的不可理喻倘不终结,反英雄的内涵便始终延展。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反英雄》梳理了反英雄形象的源起和流变,以及具体的文学表现,并对易与之发生混淆的范畴进行了概念辨析。
“反者道之动”一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40章。
众所周知,《道德经》由《道经》和《德经》组成。《道经》以释道为本,与西人所谓“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做法不谋而合;《德经》专论为人处世之道,与西人所谓“人生哲学”(philosophy of life)的追求异曲同工。老子论为人处世,主张因时而动,顺应自然,所谓“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40章),是也。与此不同,老子论道,虽然认定“道法自然”,却又以“反者道之动”一语,道破“道”的秘密:“道法自然”的基本方式不是顺势而为,而是逆势而动。
“反者”之“反”,既指相反、反对,又指返归、返回。前者是对立,后者是由对立重返统一。前者属于动力论(dynamics)的领域,后者属于目的论(teleology)的范畴。两者虽然密切相关,但毕竟颇为不同。而且前者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后者,因为后者不过提供了一种乌托邦愿景(utopian vision),甚至只是一种幻象而已。
长流之水必有源,繁茂之树皆有根,对立和相对,亦非无源之水或无根之木。要而论之,对立和相对,源于老子所谓的“道”本身固有的内在矛盾。在“道”的内部,矛盾的双方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样的矛盾不仅源于“道”,而且见于“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仅凭常识即可发现,老子所言,是何等的英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第2章)
也正是因为“道”有其固有的内在矛盾,它才具有如此简明和完美的动力机制,才能展示如此生机勃勃的内在动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章)这个动力呈现的过程,实即“道”的分化和外化的过程。自然界种种神秘莫测的变化,诸如“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道德经》第9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德经》第16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23章),等等,皆为道的分化和外化之结果。
书于2500多年前的《道德经》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我国,而且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肖嘉,女,汉族,1983年生.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西比较文学、中西比较诗学及少数民族影视。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及翻译著作多部。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多项。
导言
第一章 英雄的自我消解
一、古典英雄:半神半人的崇高存在
二、卡莱尔:英雄在近代降格
三、普列汉诺夫:个人对历史的作用
四、胡克:领导性与英雄
第二章 反英雄与非英雄之辨
一、辞书中的名义之混:antl-hero与non-hero
二、王岚:一切“证伪”都是反英雄
三、反英雄:后现代文学之特殊符号
四、哈桑:讽刺型反英雄与暴力型反英雄
五、鲁宾:“反”与“非”的似非而是
六、楼成宏:后现代的“非道德人格”
七、赖干坚:哈桑观点的系统化
八、吕爱晶:哈桑与鲁宾观点的镶嵌式借用
九、广义的反英雄与狭义的反英雄
第三章 反英雄的文学呈现
一、前现代反英雄
二、现代反英雄
三、后现代反英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反英雄》:
看来,反英雄较之非英雄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当二者面对周遭极度异化的社会环境甚至非人化的自我时,反英雄有着明确的对抗意识,在对抗中达到某种自我本性的张扬,而非英雄没有将这种意识明确化,也没有对抗的行动,在异化的社会中焦虑彷徨却不知何故,最后成为异化社会的牺牲品。反英雄也出身于平凡的社会阶层,这一点与非英雄是一样的,都属于“非传统英雄式主人公”,但反英雄往往故意将自己设置在社会的对立面上,无论是英国的“愤怒的青年”(Angry Young Men),还是美国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这些作家以及他们笔下的主人公在颓废厌世、狂怒暴躁的生活态度下,通过摧残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通过破坏既定的社会秩序,来表达对这个异化到每一个细胞的社会的反抗。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曾经高昂的理想被践踏到尘埃,曾经完整的人性被撕裂殆尽,人们的集体性焦虑转化为不留死角的绝望,发出近于疯狂的“嚎叫”,就像美国诗人金斯堡(Allen Ginsberg)在1955年创作的诗歌《嚎叫》(Howl)中所描写的美国青年的生存状态。反英雄的特点就在于他们在主观意愿上具有浓重的叛逆性和自我意识,却通过极端的行为方式来彰显这种主观意愿,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他们陷入更加绝望的境地,如此恶性循环。
当然,反英雄是由社会环境极度荒诞所造就的特殊文学形象,认识到这~点,也并不代表他们在道德层面应当获得正面评价。反英雄角色的行为有许多是违背伦理道德和法律秩序的,比如吸毒、斗殴、淫乱、逃学、奇装异服、大声喧哗,等等,这不仅同传统上高尚、智慧、丰功伟绩等“英雄”品格大相径庭,甚至还远远低于普通人(ordinary people)的道德水准。这样看来,反英雄与广泛意义上的“普通人”也是有所区别的。不过,反英雄表面上邪恶又有别于文学史上悠久的“恶棍”形象,因为反英雄的邪恶只是一种绝望而不知所措之下的反抗手段,并不是存在的宗旨,而典型的“恶棍”人物在文学叙事中的功能就是要给英雄的功业造成障碍,他们的心理动因是为了作恶而作恶。我们在此只是指出,如果把“反英雄”与“非英雄”看作不同的概念,并将反英雄视作后现代社会文化的特有产物的话,那么,应当承认它的社会成因的特殊性。如果反英雄是垮掉的一代,那么首先垮掉的还是反英雄所生存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