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草药性》,原名《草药性》,清代四川地区民间草药书。原书未著作者,为多人经验总结汇编而成。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6):分类草药性》所载四百余味药均系四川地区常用民间草药,根据药名词头或词尾分类,分为草、藤、风、杂、根、头、皮、叶、花、子、香、莲、椒、麻、龙、箭、石、菜、蒿、角、衣二十一类。内容根据民间草药使用特点和实际认识,记述了药性、功能主治和用法,还简要地记述了一些药物的产地、生境、采收、品种等内容。诸多药物的别名以及药物的主治都带有四川地方特色,并有若干其他本草著作中未见记载的草药。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6):分类草药性》本次整理以清宣统三年(1911)诚德堂藏版为底本。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在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专家组负责项目指导、咨询、质量把关,项目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的统筹协调。专家组成员对古籍整理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有的专家从事古籍整理研究长达70余年,深知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履行职责认真务实。专家组从书目确定、版本选择、点校、注释等各方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指导。
草类
马蹄草
夏枯草
车前草
酸浆草
华头草
蛇衔草
荔枝草
伸筋草
辣子草
琏环草
藤萝草
狗尾草
过江草
龙头草
堑头草
益母草
合欢草
芦茹草
老鹳草
苍耳草
香茹草
蛇芽草
合掌草
剪刀草
丁郎草
了子草
笔同草
香草
还魂草
虎牙草
虎耳草
西游草
远志草
奶浆草
金佛草
三轮草
透骨草
金钗草
小味草
凤凰草
挖耳草
响铃草
莲头草
猪拱草
汉莲草
湖广草
细辛草
鱼香草
四眼草
附心草
退血草
明镜草
铁线草
对月草
秤杆草
筋骨草
龙胆草
星斗草
蜈蚣草
怀胆草
清明草
瓜子草
鱼胆草
癞子草
竹叶草
言须草
光明草
猪鞭草
吊岩草
谷精草
田中游草
猪了子草
小肺金草
地茄子草
六月生草
九子连环草
九头狮子草
藤类
大血藤
小血藤
左策藤
紫金藤
鸡屎藤
红茨藤
牛马藤
右篆藤
莫娘藤
奶浆藤
小青藤
大风藤
石南藤
母猪藤
排风藤
……
风类
杂药
根类
头类
皮类
叶类
花类
子类
香类
莲类
椒类
麻类
龙类
箭类
石类
菜类
蒿类
角类
衣类
校注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