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文文集:承泽副墨》主要收录“阐明或说希望表扬诸位大名家的优秀著作的小文及相关文字”,“以为传道之助”。编辑仍旧本此宗旨,除调出几篇关于北京的人和事的文章,主要是把别书中寿辞、碑文都集中调整了过来。分辑则是将序言与自序合为一辑,另增一辑“寿辞和碑文”。
化文学长与我是同学挚友,我们有共同的爱好,都对古典文学有一点偏爱。不过他的学问广泛,知识渊博,这是我们班同学都公认的。当他七十寿辰时,我给他写了一副贺联:
五一级盍簪相契,善学善谋,更喜交游随处乐;
七十翁伏案弥勤,多能多寿,定看著作与年增。
这里我说的,真是实话。他的“善学”和“多能”,是我最佩服而学不到的。据他片断的自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少年时就偏爱文科,读书很广,从不死抱着课本不放,而是大量地读课外书。虽然偏废理科,但对于海军史和舰艇知识,却非常熟悉,谈起来如数家珍。上大学时,他不仅认真听本班本系的课,还曾旁听过高班和外系的课。他1950年就上了北大,所以曾有机会听过俞平伯、.罗常培、唐兰、王重民先生的课,比我们有幸多了。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说:“转益多师是汝师。”他的确是做到了“转益多师”的,因此有多方面的资源和传承,成为一个多面手。
他的“善学”,首先是尊师重道。一向对老师尊敬尽礼,谒见老师,总是九十度鞠躬,侍立倾听。直到现在,他讲演、发言时,提到老师的名字一定从座位上肃然起立表示敬意。他写文章时总是先举老师的字再注名,以字行的当然在外。这些礼节已是今人所不懂的了。事无巨细,他总是竭诚为老师服务,真是做到了“有事弟子服其劳”。在他将近知命之年,拜我们编辑行的前辈周绍良先生为师,成了超龄的“在职研究生”。他在人前人后、口头书面,总自称为门生,极为恭敬,比青年人虚心得多。
他的“善学”,体现于学而能思和思而能学。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化文学长是身体力行的。他在上大学之后,总结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得出自觉颇为得力见效的四条“秘诀”。
第一条是:
除了入门外语等课以外,大学的课程均应以自学为主。多读课外书,特别是指定参考书和相关书籍,学会使用最方便使用的大图书馆,学会使用各有各的用处的各种工具书,一生得益。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我愿意把它推荐给广大青年同学,不过万一遇上了要求背笔记的老师,可能考试得不到高分,那就不要太在意,争取在别的地方得分吧。
第四条也很重要:
老师的著作要浏览,有的要细读。对老师的学术历史要心中有数。这样,一方面能知道应该跟老师学什么,甚至于知道应该怎样学:另一方面,也借此尽可能地了解在老师面前应该避忌什么与提起什么。
读书与随笔
话说“题签”
《锦灰堆》读后
《学林漫录》
《老饕漫笔》
《骨董琐记全编》
《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
《杨联陞论文集》
《冷庐文薮》序
《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
《古人称谓》评介
《联话丛编》序
《中华对联大典》序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台湾文化》
《宗喀巴评传》
《汤显祖全集》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唐诗三百首新译》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
朱彝尊与《明诗综》
《清人诗集叙录》
《清人别集总目》
《中国诗话辞典》
《中华竹枝词》
新版《历代题画诗》
《中国古典韵文精选文库》
《北京大学史料》读后
《北大百年百联》弁言
《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评介
读《彝文经籍文化辞典》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
读《弢翁藏书年谱》书后
《中国古版画通史》
值得注意的系列“书影”著作
敦煌与佛教
序言与自序
寿辞、碑文
附录
《白化文文集:承泽副墨》: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现当代研究民间文学的人,总会接触到芬兰学派对民间故事进行类型化整理的研究方法,并且多少会使用由他们创始而且不断发展补充的系列化的“AT分类法”。
其中,有关中国故事类型的早期著作就是德国学者艾伯华(1909-1989年)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此书写定于1937年,艾氏还是一位28岁的青年,正当他1934-1936年在华北收集民俗资料并在北大任教后,返回欧洲之初。他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大量收集中国资料,爬梳剔抉,纳入自己架构的“AT分类法”系统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中。这是在“母系统”影响下的一次创造性发挥。在中国和国际的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史上,堪称一项创举。
40年以后,才有同类型的著作出现,那就是美籍学者丁乃通先辈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出版于1978年。丁氏此书,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据英文版的全译本,主译者是当代国际知名的民间文学家段宝林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出版于1986年,因而在中国内地颇为流行。可惜原出版社关张,听说现在正在联系新的出版者,出新的一版。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发展史历程相当短,艾氏的著作似乎就可以归入古典著作。
商务印书馆一贯以组织翻译国外的经典著作为职责,1999年初,又把艾氏这部早期的著作《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翻译出版,这对中国和国际上的许多专业工作者,如民间文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的学者来说,都是极大的好事。原著在中国围内图书馆和个人手中所存不多,能看得懂这样的德文专业书的人也寥寥无几啊。
商务印书馆的中文版卷首载有民间文学界泰斗钟敬文老先生的序言。这篇序言值得细读。一则,其中讲到欧洲民间文学各学派特别是芬兰学派那部分,可作一篇要言不烦的相关提要来阅读。二则,其中讲到“AT分类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利用的那部分,也可当一篇要言不烦的提要来读。附带说一句,读者倘若对“AT分类法”感兴趣,笔者建议可以去找刘魁立先生的《世界各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述评》一文来阅读(载于《民问文学论坛》1982年第1期)。三则,钟老是优秀的散文名家,这篇文章中饱含对学术知交的感情,富蕴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史的慈母般的关怀,不可以为文章余事而轻易读过也。
“导读”和“前言:局限性和宗旨”两节,尤其不可轻易读过。那是理解和使用此书的钥匙。置于全书末尾的“艾伯华传略”,笔者建议读者也不应忽略,“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