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上海林荫道建设的起源、历史、发展、现状,通过对上海市林荫道建设成果进行总结和提升,展示行业风采。全书包括综述、人文、景观、技术、赏析等类型的文字,并附有发展历史等附录,配以优美照片,图文并茂,直观易读,特色鲜明。
上海林荫道是申城一景。诗意的背后是富于成效的工作,这项启动于2011年的林荫道建设工作,已经达到了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绿荫覆盖率90%以上,四车道以下的机动车道路绿荫覆盖率50%以上。“十二五”期间上海创建命名153条林荫道,改建提升164条林荫道,新建储备113条林荫道,林荫道网络已经形成,在改变着城市风貌的同时,切切实实地给市民带来了良好环境和生活便利。
序
林荫道最早以林荫景观步道出现在1625年的英国,当时在伦敦市的莫尔菲尔斯地区,设置了公用的散步道,种植了法桐,开辟了都市散步道栽植的新概念。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驰名世界的林荫大道如柏林的菩提树大街、巴黎香榭丽舍梧桐大道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生态景观,成为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上海最早的行道树出现于1865年,公共租界工部局首先在外滩扬子路(今中山东一路)沿江边种植。1927年上海设市后,马路上陆续开始种植行道树。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进行城市规划及建设,行道树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进入1990年代,随着城市大规模建设和改造,行道树发展步伐加快,一条条林荫道也自然生成并成为城市的一道道风景线。新世纪,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上海林荫道建设在自觉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追求。林荫道纳入了上海“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区县按照三个“100”的建设目标,即创建命名100条林荫道,改造提升100条林荫道,新建储备100条林荫道,加快推进落实。春风十里,绿树成荫,遍布申城的林荫道,相继以崭新姿态拥抱过往行人。
上海林荫道,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中一种线性生态要素,一种有生命力的生态元素,它点缀城市道路,串联公园绿地,打通绿色网络,放大生态功能。上海林荫道,一种独特的文化脉韵,它深入城市肌理,熨贴万种海派风情,海派文化,无一不在林荫道的映衬下更具韵致。上海林荫道,更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宜居、和谐的城市软实力。
上海林荫道,是上海人的骄傲和幸福。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陆月星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直属机构,管理局下属的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主要经营负责本市园林行业的绿化宣传,指导、管理古树名木等服务。
序
导言
风貌保护林荫道
衡山路(作者笔下的衡山路:衡山路598号 / 孔明珠)
武康路
复兴西路
宛平路
新华路
华山路
南京西路(作者笔下的常德路:常德路的上街沿 / 程小莹)
思南路
茂名南路
复兴中路
淮海中路
绍兴路
溧阳路
甜爱路
园林景观林荫道
世纪大道
肇嘉浜路
花溪路(作者笔下的林荫道:林荫道的“纬度” / 杨绣丽)
昌平路
永和路
苏家屯路
江川路
北江燕路
思贤路
团结路
金零路
古华路
清河路
珠溪路
宏海公路
绿化理念创新实践
林荫道思想起源
行道树管理实践
树木的功能价值
生境:行道树所处的环境
树种选择
别具匠心的养护
“上树工”:城市可爱的园艺师
上海林荫道发展与展望
附录
2011—2015年上海市林荫道名录
上海主要行道树生物学特点及应用
大事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