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丛刊: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套装上下册)
定 价:168 元
丛书名: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丛刊
- 作者:[清] 张星曜 编;吴青,肖清和,张中鹏 整理
- 出版时间:2016/8/1
- ISBN:9787533333171
- 出 版 社:齐鲁书社
- 中图法分类:K204.4
- 页码:61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丛刊: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套装上下册)》对清代张星曜的《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进行了点校整理。《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丛刊: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套装上下册)》旁搜搏辑,汇集中国历代政教制度中的宗教内容,思想上力主“祛魅益儒”。原本为孤本,藏于澳门中央图书馆。
明清之际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基督宗教冲击後一个重要的嬗变时期。来华基督宗教为寻求生存发展空间,努力与中国本土宗教和文化进行对话。在对话与交融中,中国的思想文化与基督宗教相涵融,促成其自觉与不自觉的提升、突破与超越,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启蒙价值的思想着述。然而,随着清初禁教政策的推行,这一具有启蒙性的努力和成就,逐渐被历史掩埋,一些重要的思想着述也长期淡出学人视野。澳门馆藏张星曜之《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後编》(简称《补後编》),就是这样一部充满思辨性、具有重要思想创见的史籍文献。张氏旁搜博辑,纤芥无遗地为我们汇集了中国历代政教制度中的宗教内容。从史学体例和思想史的角度看,该着具有发凡起例之功。该着思想上力主“祛魅益儒”的色彩尤为明显,与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可谓桴鼓相应,传递出清初思想史的嬗变痕迹。目前,该着孤本藏於澳门“中央图书馆”何东藏书楼,前人对该书已做了大致研究。本书在前贤研究基础上,对全书进行点校整理,希望通过呈现这部古籍珍本的丰富内容和思想价值,展示这部史籍的独创性贡献。
一、张星曜生平与学术
张星曜,字紫臣,杭州府仁和县(今浙江杭州)人,生於崇祯六年(1633),卒於1715年後。据《补後编,家学源流》可知,张星曜父亲张傅岩(字殷甫,号伯雨),是一个传统中国士人。康熙年间编《杭州府志》有传,谓其“手辑经史百家之言,紫二百卷,着《傅岩文集》五十卷”。张傅岩可能与杨廷筠(1557-1627)等天主教徒往来,而张星曜极有可能受洗於殷铎泽。张星曜谓其父少时曾听讲於“杨漪园先生所”,随後与葛寅亮交游,并被葛氏聘为幕僚,“居葛所三十余年”,科考一直不利。张星曜年少接受传统儒学教育,他在皈依天主教前基本上是在准备科举考试。此外,他还与佛教有过接触,并熟稔佛教内典,“既而先人背世,民俗竞作佛事,予亦延僧诵经,其所诵者《金刚》《水忏》《法华》”。
据《天教明辨》(1711)之序言,张星曜於康熙十七年(1678)在杭州领洗皈依天主教,教名Ignatius,即依纳爵,故又称张依纳爵。关於张星曜的身份地位存在一定争议,孟德卫(D.E.Mungello)认为张星曜作为拥有科举功名的儒士,是杭州当地的精英,而杜鼎克(Ad.Dudink)认为张星曜仅是位私塾教师。无论如何,张星曜在杭州颇具影响应无疑问。他交游广泛,除了与杭州教会中的教友有过密切的交往之外,还与衢州、严州、济阳等地的天主教徒有过交往。迄今已发现查阅到张星曜的着述有:《圣教赞铭》(内有三十八首诗歌,七十二幅图画,悬於杭州天主教堂)、《<辟妄辟>条驳》(与洪济合着)、《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後编》五十卷(後附《家学源流》)、《祀典说》、《天教明辨》、《天儒同异考》、《葵窗辨教录》、《天学通儒》以及《钦命传教约述》(合着)等,另有部分可能已经亡佚。1689年,张星曜和乡人洪济出版了徐光启的《辟妄》一书。同年,因佛教僧人普仁截流着《辟妄辟略说》,而撰写第一部护教论着《v辟妄辟)条驳》。1690年,张星曜开始编撰纪传本末体史书《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後编》,长达一千七百余页。其主要内容为“历代君臣奉佛之祸;佛教事理之谬;佛徒纵恶之祸;儒释异同之辨;禅学乱正之失;历代圣君贤臣辟佛之正;历代君臣求仙奉道之祸;道士纵恶之祸;儒老异同之辨;历代圣君贤臣辟老之正”,意在“取佛老妄诞者辨之”。张星曜年少接受传统儒学教育,後皈依天主教,成为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儒家天主教徒。
前言
整理说明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序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凡例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总目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目次
历代释氏之乱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一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二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三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四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五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六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七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八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九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十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十一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十二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十三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十四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十五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十六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十七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十八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十九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二十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二十一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二十二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二十三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二十四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二十五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二十六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二十七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二十八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二十九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三十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三十一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三十二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三十三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三十四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三十五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三十六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三十七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三十八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三十九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四十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四十一
历代老氏之乱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四十二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四十三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四十四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四十五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四十六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四十七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四十八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四十九
《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卷之五十
附录
后记
《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丛刊: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套装上下册)》:
梁武帝
梁武帝天监十六年,三月,敕织官文锦,不得为仙人鸟兽之形,为其裁剪有乖仁恕。夏四月,诏以宗庙用牲有累冥道,宜皆以面为之。於是朝野喧哗,以为宗庙去牲乃是不复血食。帝竟不从,人坐乃议大脯代一元大武(牛曰一元大武)。冬十月,诏以宗庙犹用脯修:更议代之,於是以大饼代大脯,其余尽用蔬果。
朱氏黼曰:“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仁不仁之辨,义与利之间也。伏羲作网罟,舜焚山林,禹驱蛇龙,周公驱虎豹犀象,岂不仁哉?正欲万物遂性,生民奠居而已,是之谓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梁武帝不以牺牲为祀,不以仙人乌兽之形为衣,其设心岂诚仁恕?不过信佛氏之说,求将来福报而已。然一有利取国之心,至弑二君、杀六贵而不之恤。一有利守国之心,作浮山堰以灌寿阳,百里内老少皆役,寒死疾疫,死者相枕。一日溃决,绿淮数十万尽葬鱼腹,虽鷄犬不得宁也。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以义而杀,不害其为仁;以利而不杀,不免不仁。仁不仁之效,义利之别而已矣。”
慕庐韩氏曰:“圣人之心,纯乎天德王道。好生者,天也,而春生秋杀,各以其时;奉若天道者,王也,而庆赏刑威,各以其政,未尝有生而无杀也。则佛氏之不杀,可谓得爱物之正乎?梁武,人主也,崇信其说,宗庙牺牲以面为之,先自绝其祖宗之血食,而其政理中连,贻祸生民,流毒百姓,岂非以不爱及其所爱哉!”
大通元年,初,上作同泰寺,又开大通门以对之,上晨夕幸寺,皆出入是门。(同泰反为大,大通反为同,取其反语相协,故改元大通。)辛未,上幸寺舍身。甲戌,还宫,大赦,改元。中大通元年,九月,癸巳,上幸同泰寺,设无遮大会,上释御服,持法衣,行清净大舍,以便省为房(便省在同泰寺,上临幸时居之,故曰便省),素床瓦器,乘小车,私人执役。甲子,升讲堂法座,为四部大众开《涅盘经》题。癸卯,群臣以钱一亿万祈白三宝,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乙巳,百辟诣寺门奉表,请还临宸极,三请,乃许。上三答书,前後并称顿首。
尹氏遂昌曰:“甚哉!梁武之愚也。人生天地间,有此生则有此身,生不可灭,则身不可舍。若以委其身於佛氏为舍耶,则为佛者,当取其身而用之可也。今既曰舍,而其身犹在,则是初未尝舍也。身未尝舍,而强名曰舍,则固已昧其心於不诚矣。他时诸臣又以金而赎其身,不知当其舍之之时孰从而受之,而赎之之时又孰从而归之也。末年荷荷之时,又复恋恋而不能舍,何哉?”
昊氏养心曰:“梁武以诈力攘人之国而弑其主,其用兵略地,攻战扞御,无辜而死者以千万计。春秋既高,静思而悔,悔甚而疑,疑而思佛氏之说,以为可以赎吾罪。凡佛氏所禁者不敢为,佛氏所云利益於身者皆为之,至舍身不顾,而不知其终无补於危亡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