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这一问题需要将宏观与微观、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性,又要有一定的现实操作性。在较长时期研究和建设的基础上,“形势与政策”课程于2011年获批长江师范学院精品课程,于2012年获批长江师范学院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教学质量工程立项。2013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获批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即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拟采取文本整理、工作调研、分析演绎等方法,在借鉴同行、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演进的系统梳理,结合两次全国范围内的调研,以实地调查结果为依据,以引导规范课程发展、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为目标,剖析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概念与意义,探索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与历程,分析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成绩与问题,总结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经验,增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知与认同,强化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改革与重构,提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思考,以期揭示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在的特殊规律,以便运用这些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引导教育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国际大背景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通过专门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将形势与政策教育经常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及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和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这一问题需要将宏观与微观、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性,又要有一定的现实操作性。在较长时期研究和建设的基础上,“形势与政策”课程于2011年获批长江师范学院精品课程,于2012年获批长江师范学院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教学质量工程立项。2013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获批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项。本书即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本书拟采取文本整理、工作调研、分析演绎等方法,在借鉴同行、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演进的系统梳理,结合两次全国范围内的调研,以实地调查结果为依据,以引导规范课程发展、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为目标,剖析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概念与意义,探索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与历程,分析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成绩与问题,总结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经验,增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知与认同,强化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改革与重构,提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思考,以期揭示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在的特殊规律,以便运用这些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和不妥之处,真诚欢迎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和宝贵建议。
第一章 探本: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一、“形势”和“政策”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形势与政策课
三、构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学科体系
第二章 索源: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由来与发展
一、从建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革命形势下:以宣传、发动武装斗争为主
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以时事政治学习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
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三章 透视: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成绩与问题
一、2006年调查的情况
二、2012年调查的情况
三、关于调查结果的几点讨论
第四章 关键: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同与设计
一、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的课程设计
第五章 变革: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改革与重构
一、把握宏观形势,透视发展变化
二、健全体制机制,制度保证教学
三、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水平
四、适应社会需求,主动学习发展
五、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第六章 借鉴: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宝贵经验
一、南华大学
二、北方工业大学
三、中央财经大学
四、长春中医药大学
五、山东大学
六、河北工业大学
七、河南工业大学
八、天津工业大学
九、重庆交通大学
十、南京师范大学
十一、上海大学
十二、新疆医科大学
十三、长江师范学院
十四、其他部分高校
附录:部分重要文件
后记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
1940年3月11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报告总结抗战以来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针对当时党内出现的“左”的倾向,全面论述共产党必须坚持对国民党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深刻地阐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和在同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第一,又联合又斗争是统一战线的总政策,联合与斗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第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这是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第三,同顽固派作斗争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斗争是为了团结抗日,团结是斗争的目的。
8月15日、19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中央关于扩大交朋友工作的指示》,指示重申,“我们的策略是要尽力团结一切可能抗日的力量,是要善于争取广大的中间力量,是只打击当前直接与我磨擦的少数最顽固的势力”。指示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应经常派人与当地友军联络,主动的、积极的亲近友军,疏通彼此间的关系,解释与消除一切不必要的误会,以虚心诚恳的态度交换工作经验”。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论政策》的党内指示。指示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左”的倾向,强调指出:“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决不会变更的。”指示批判了抗战以来党内的右倾和“左”倾思想。指出,现在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指示进一步阐述了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特别指出对顽固势力和各个帝国主义都要进行具体分析,加以区别,在区别的基础上确立我们的政策,并重申“我们的策略原则,仍然是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根据这些原则,指示全面说明了党关于政权组织、劳动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锄奸政策、人民权利、经济政策、文化教育、军事政策等各项具体政策。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侵略战争。中共中央6月23日作出《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决定》,指出,在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的情况下,“目前共产党人在全世界的任务是动员全国人民组织国际统一战线,为着反对法西斯而斗争,为着保卫苏联、保卫中国、保卫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而斗争”。12月8日,由于日本法西斯在太平洋上对美、英发动突然袭击,美国和英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9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指出,全世界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了。同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的指示》,指出:建立与开展太平洋各民族反日反法西斯的广泛统一战线,是我国人民和全体海外侨胞及南洋各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中心任务。
1941年12月一次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举行会议,总结两年来的工作。周恩来在会上发表讲话,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正确方针,要求把西南的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更能战斗的党,指出党的领导机关要熟悉国民党统治区各方面的情况,善于估计形势,运用策略,创造各种各样的工作方法,使上层工作和下层工作、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党外的联系和党内的联系相互配合(不是暴露)。稍后,针对国民党的高压政策和部分党员缺乏工作信心的情况,周恩来提出了勤业、勤学、勤交友三项任务。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对各民主党派、文化教育界人士、民族工商业者以及国民党内的民主派和地方实力派,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新华日报》等报刊,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争取中间力量,推动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建设西南地区中共组织,保存和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的力量。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提高了共产党的政治威望,孤立了国民党顽固派,为坚持全民族抗战和配合敌后解放区战场的斗争,作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