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敦煌壁画线描精品集 佛教故事画
本套书版面设为横八开、背胶裸脊,画幅清晰、翻阅方便,外提供封套方便收纳。整本书稿内容不仅有完整的线稿呈现,还增加了诸多的精彩细节:恰到好处的文字点解,客观介绍了重点线稿的内容风格;尽量接近原大的细节局部,不容错过的复杂造型、作者细处的起笔收笔以供观摩;尽量接近作者原稿的四色印刷,线条不同层次的灰到黑,甚至能够辨出作者画稿中的起承转合。
《敦煌壁画精品线描集:佛教故事画》翔实、准确的收集了在敦煌石窟艺术中涉及本生故事等题材的线描对临作品,汇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线描稿,包括莫高窟254窟中北魏时期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有意思的是,本书还收录了莫高窟428窟北周时期所画的相同题材——萨埵太子本生故事图,观者可以看到敦煌不同时期对同一内容艺术风格处理的异同。对临原作的时期跨度从北魏到元,书中集选的线稿清晰地呈现了线条受时代及地域影响而演变的过程,展现出敦煌壁画在各个时代的艺术风貌和文化精髓。 以下精选部分图片简介: 莫高窟254窟(北魏)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是为本生故事画,本生故事即讲的是佛陀释迦牟尼在前生前世的故事,佛经认为释迦成佛是经过生前多少世修炼而成的。该画表现的是释迦牟尼在生前曾为萨埵太子时,一日与兄长三人出行,在山中遇见一只饿得奄奄一息的母虎带着七只小虎。眼看这只母虎与小虎就要饿死,萨埵太子决心救回这只母虎与小虎,于是他安排二位兄长先回,自己留下,将衣服脱光,躺在虎口边让老虎吃他,但母虎已无力咬动,萨埵太子爬上悬崖,用竹刺刺颈出血,重新跳回母虎身边,母虎舔到鲜血后,渐渐恢复体力,最后与七只小虎把他啖食成白骨。二位兄长见三太子久不回,寻见三弟白骨,知道三弟壮举,回报父母,父母寻来,抱尸痛苦,最后收塔供养。此事惊动天神,在上天赞叹飞行,地动山摇,所有生灵被惊出观望。 此图构图生动奇特,整个画面是“∞”字形,并打破了时间空间,将多个时间的故事缩成一个画面,另外也作了很自由的艺术手法,萨埵太子本被老虎啃成白骨,但当父母出现时,变成了一具尸体,父母“抱尸痛哭”。给观者不会感到“抱尸骨痛苦”的恐怖感。最后又还原成“尸骨”,成为“拾骨入塔”的画面。该画不管从内容和绘画构图及艺术处理手法都是一幅绝世佳作。 莫高窟257窟(北魏)九色鹿本生故事 九色鹿也为佛本生故事,讲的是佛曾为九色鹿时救一溺水人的故事,主要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思想。该画的艺术性很高,采用连环画的构图形式,并以山的形状作为故事的隔断,人物突出,典型的古法中“人大于山”的表现手法。色彩浓艳强烈。该画对后来的中国艺术发展的形式和艺术手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莫高窟303窟(北周)观音普门品 《观音普门品》为法华经变中的内容,画面右上方出现无尽意菩萨偏袒右肩、合掌向佛。佛讲述,口念“观世音菩萨”法号,即可解脱世间诸苦急难,如遇大火烧身,急念观世音菩萨,即可得上天下雨而救。遇罗刹鬼,念颂观世音名号即可解除……下半段画的是表现观世音菩萨游诸国土,以三十三现身度化众生的画面。该画以土红线为主,明显吸收汉代画像砖的汉民族书写笔法,色彩强烈而抽象,从整体看,几乎都是抽象的色块,是敦煌外来艺术转入中国化艺术风格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品。 莫高窟428窟(北周)萨埵太子本生故事 该故事与北魏254窟《舍身饲虎图》内容相同,所不同的是该构图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和叙述故事全过程的。其造型线法也采用汉代画像砖的土红线画法,说明这一时期佛教艺术在大踏步地向着中国汉民族艺术审美的方向发展了。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