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工作实践典型案例》是中国地震局重大政策研究课题——“防震减灾融合式发展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成果。中国地震局政策法规司向31个省级地震部门和15个直属事业单位发文征集防震减灾案例。课题组还根据掌握到的线索,直接与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沟通,或查阅有关工作总结及其文献。通过对搜集到的130个案例进行分类筛选,终确定“政策法规、地下清楚、地上结实、公众明白、防范措施”五个方面54个案例。在“政策法规”方面,重点精选一些重要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及其综合防震减灾制度安排的案例,包括地震预警、水库地震监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活断层探测、地震恢复重建、防震减灾专项执法等,对于调整和规范防震减灾活动发挥重要作用;在“地下清楚”方面,主要反映地下介质、结构探测的技术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活断层探测技术、人工测深工程、人工地震信号发射(“主动源”)、地震台阵、台站建设等;在“地上结实”方面,主要反映各典型区域生命线工程的有效做法,包括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减隔震技术研发与运用、高铁预警、水库地震监测与预警,等等;在“公众明白”方面,除开展一般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外,重点介绍一些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活动,如地震博物馆、地震速报微博、地震现场新闻发布、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平息地震传言;在“防范措施”方面,主要反映政府及有关部门防震减灾行动,如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重大措施、区域部省防震减灾合作、地震预测意见处置、地震应急预案实用化、互联网+地震应急、地震保险、观测环境保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
政策法规篇
建立目标管理考核机制 提升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能力
重视基层探索实践 推动防震减灾工作逐级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
坚持法治要求 建立健全地震预警法制保障体系
依法开展地震监测 保障水库地震安全
十年三法一规章 防震减灾有保障
创新方式推进立法 强化抗震设防管理
建立健全联合审批制度 全面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监管
法制先行 规范地震活动断层调查
科学救灾 实践“地方作为主体”恢复重建新机制
以聘用制为基础 以岗位管理为核心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地下清楚篇
建立全球首个人工地震信号发射台 探索地震监测预测新方法
查明隐伏断层 服务城市规划
强化管理 保证质量 有序推进城市活断层探测
推进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及成果应用 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开展地震小区划 服务社会保民生
科学部署地震台阵 精细探测地下结构
腾冲火山区地壳结构探测
JOPENS地震速报系统研发与应用
实施“一场一带一站”建设 提升区域监测预报能力科学发展
河南省“一县一台”地震台网建设
地上结实篇
得民心 惠民生 新疆安居富民工程见成效
研发推广减隔震技术 提高抗震设防水平
重视民办中小学校舍安全 确保校安工程不留安全盲区
以融合式发展理念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天津市和平区首批建成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区
地震监控预警护航高铁运行
科学规划 做好恢复重建中的农居地震安全
援助尼泊尔地震灾害评估与重建规划制定
公众明白篇
“防震减灾三秦行”主题新闻宣传
河南省组建宣讲团 分类开展防震减灾宣讲活动
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 创建防震减灾宣教品牌
主动抢占舆论先机 科学服务应急救灾
包头市“防震宝典”手机APP客户端的研制与推广
少震弱震区如何做好媒体宣传及突发社会事件应对
成都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标准化建设
借力媒体 多措并举 有效处置地震谣传事件
福建省数字地震科普馆,
玉溪市防震减灾科普馆
地震速报微博成为地震系统公共服务重要平台
运城市“大面积振动事件”应急处置
防范措施篇
抓住机遇谋发展 合力减灾见成效
规划引领 局省合力 助推关天经济区防震减灾跨越发展
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
采取“又护又补”措施 构建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新模式
政策性地震保险探索与实践
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
厦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云南省人民政府“26111”应急救灾指挥信息系统
健全应急指挥协调机制 高效有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福建省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及其减灾实效
推动地震预测意见转化为减灾行动的科学实践
移动互联网+云南地震应急
倡导“三懂得” 推行“3+1” 扎实推进阿勒泰地区防震减灾工作
晋江市防震减灾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