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良文集(第五卷)》收录的是张奎良先生于2004年至2010年发表和出版的著述。这一时期,围绕着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联,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哲学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特别是和谐辩证法等诸多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密切相关的议题,张奎良先生提出了许多极具创建性的思想和理论。
本卷收录的是张奎良先生于2004年至2010年发表和出版的著述。这一时期,围绕着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联,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哲学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特别是和谐辩证法等诸多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密切相关的议题,张奎良先生提出了许多极具创建性的思想和理论。
本卷伊始收录了张奎良先生于2004年至2009年发表的一组论文,其中最为重要且具有创新价值的是关于“和谐辩证法”的4篇论文。在这组文章中,张奎良先生集中阐发了马克思的入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和谐思维、和谐辩证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问题。张奎良先生指出,马克思继承了欧洲近代以来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优秀思想遗产,并把对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的伟大理想置于由他实现了的哲学革命变革的基础之上。马克思科学的人学思想为现时代以人为本的理念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是社会主义转向关注人的生存和价值的不朽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根基。这在当代的中国,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发展理念决不是对传统以人为本涵义的简单继承,当今的时代性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赋予它以特有的内涵。首先,必须转换视角,把以人为本的“人”确立在个体本位基础上。其次,必须以人的生存为本,以人的温饱为底线,在此基础上关照人的利益,扩充人的需求,增进人的收入,改善人的境遇,全面提高人的生活水准,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再次,必须重视人的文化和素质的提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关于和谐思维、和谐辩证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张奎良教授指出,和谐社会的提法不是突发奇想,马克思早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就批判过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社会中存在的“对抗形式”,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对马克思消除社会对抗理想的回应,也是对过去社会主义挫折失误的深刻总结,是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的深厚积淀。在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辩证法也由强调对抗向强调对立面的同一复归。改革开放以来积淀起来的新的思维正在凝聚,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和谐的思维方式或和谐辩证法正在形成,它作为对矛盾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正在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引领辩证法科学地走向更加全面和完整。
作者简介:
张奎良,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哲学会名誉会长。
哲学革命变革的源头和对“历史之谜的解答”
——纪念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60年
马克思的哲学共产主义思想的深远意义
关于两类矛盾问题的沉思
平等:以人为本的基石
“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
——对马克思学说一个命题的考察
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
从矛盾辩证法到和谐辩证法
——辩证法的历史变迁
和谐辩证法:凝聚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思维
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思维
马克思晚年探索的理性与非理性的转换和统一机制
实践人学:马克思哲学的最终归结
——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诞生160周年
劳动二维结构的生成与解构
——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破解
辩证法的实践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形态
实践中探索真理
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与实践指引
序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
第一节 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内蕴
第二节 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思想滋养与实践指导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层思考与逻辑引申
第二章 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内在关联的现实体现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在实践中的契合与疏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坎坷历程的哲学追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精髓论
第四节 共产主义的实践意蕴
第三章 当代的唯物主义
第一节 唯物主义的当代课题
第二节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的物质观新探
第四节 马克思的时空观新论
第五节 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辩证法创新
第四章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的最终归向
第一节 马克思视域中的以人为本
第二节 物本·人本·以人为本
第三节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
第五节 以人为本的世界历史意义
第五章 以人为本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辨析以人为本的人
第二节 从民到人的历史切换
第三节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归程
结语
马克思对封建制的界说
——读马克思关于《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兼论马克思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视域
马克思哲学历程的深刻启示
附录
附录1
经典问题前沿视角
——评《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与实践指引》
从唯物主义出发
——读张奎良教授新作《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与实践指引》有感
附录2
以人为本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关切
——访张奎良教授
《张奎良文集(第五卷)》:
二、异化的评价尺度
学界认为《手稿》不成熟的另一个普遍看法是认为它对异化评价的尺度不对头,只注重道德评价,而没有注重历史评价。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澄明,即《手稿》中的异化是什么意义上的异化。它与以前哲学家们所谈的异化相比,有了哪些新的提升。马克思对于这种已经提升了的异化到底进行了怎样的评价。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虽然历史久远,但在马克思以前都带有两个先天的弱点:其一它们都是单向度的,只讲主体活动的结果与主体自身相疏离,形成与主体对立的异己力量,一切从主体出发,其结果也是和主体的愿望、利益相比照,这就难免造成异化的泛化,把人类一切活动的失败、挫折都说成是异化,失去了异化概念特有的深刻意蕴,实际上是把异化泛化,等同于对立化或对立面转化。其二,马克思以前的异化概念指谓的范围有限,大多都是针对局部现象,比如霍布斯和卢梭的异化主体是国家,爱尔维修把异化归结为人的感觉和判断上的失误,费希特把“自我”与“非我”说成是一种异化关系,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异化之源,费尔巴哈只承认宗教上的异化。异化的泛化固然不宜,但异化的局限化也限制了它的意义和功用。
针对以前异化概念的缺陷,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概念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造和提升。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以人的价值和社会进步为双重坐标,把异化概念放到历史发展的天平上。社会进步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趋势,人作为具有创造能力的智慧动物,他们应该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充分体现和高扬人的价值。但是,以往的历史却是另一番图景,社会进步并不直接关照人的福祉,相反,它经常伴之以人的价值贬损,以对人的价值的伤害和沦丧为前提:分工是历史的进步,但它带来对人的肢解;机器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但它同时也把人变成机器的部件;私有制曾起到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的作用,但同时也导致阶级和剥削的产生;资本主义比起封建制度是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也使广大工人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奴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就资本主义的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的相悖关系作过精彩的描述。他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伴之以人的价值贬损作了经典式的概括。他说:“难道资产阶级做过更多的事情吗?难道它不使个人和整个民族遭受流血与污秽、蒙受苦难与屈辱就实现过什么进步吗?”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在经济、政治、宗教、思想领域中比比皆是,马克思最后把它们归结为劳动的异化,用“异化劳动”这个总体性的概念,表征了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贬损的同行并存的事实。在《手稿》中,马克思把这一事实称为“历史之谜”,并说共产主义就是这个千古之谜的解答而且是一种极有针对性的自觉的解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