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良文集(第三卷)》收录的是张奎良先生1993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的哲学历程》(以下简称《历程》)一书,《张奎良文集(第三卷)》由导论、正文、后记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五章。在本文集编写过程中,尽可能地按当时出版的原样,收录了全书。之所以考虑这样编辑,第1,该书是张奎良先生早年的代表著作,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在学界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真实地记录先生的学术生涯和研究思路,所以,原样收录;第二,《历程》一书,本身的逻辑结构是完整的,从马克思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哲学思想演进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思想的理论逻辑,体现了先生对马克思理论的独创性见解,任何形式的拆分和修改,都会破坏先生的完整思路和理论的逻辑性,这种理论思考的逻辑是其他人所无法完全还原的,因此,编辑方法就是让它保持原样。
《历程》一书源自先生1988年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年马克思”。在今天,马克思晚年的跳越卡夫丁峡谷的东方社会理论已被学界广泛知晓,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却鲜为人知,先生可以说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可以说这一领域问题的研究同他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按着经典的唯物史观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人类历史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首先必须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只有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再能够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主义革命才会到来。按着这样的理论逻辑,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发生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这就与现实发生了巨大的反差,现实中的社会主义革命都爆发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并且这些国家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如何说明这种情况呢?这就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理论上的合法性问题,即我们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先生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和对马克思理论的深入理解,认为我们今天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在马克思那里,尤其是在他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那部分里有着充分的依据。为此,他以晚年马克思的思想为研究主题,仔细钻研和反复思考,系统地总结出了散见在马克思各种文章中的关于东方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具体地分析了马克思晚年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为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马克思理论的根据。正如先生在《历程》的前言中所说:“经过两年辛勤的努力,我终于弄清了马克思晚年探索的机缘、内容、实质和意义,特别是对跳越卡夫丁峡谷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彻底的探讨,发现了它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在联系,证明马克思设想的跳越卡夫丁峡谷式的社会主义也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哲学历程
前言
导论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孕育时期的马克思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的人性和人的本质概念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人性概念的新思路
第三节 异化概念与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历史关联
第四节 异化概念对马克思哲学形成的作用机制
第五节 马克思早期哲学遗产的总结
第二章 确立时期的马克思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对从前哲学信仰的清算
第二节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革命哲学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
第四节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演变
第五节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的形成
第三章 扩展时期(中期)的马克思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对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各国重大政治事件的哲学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民族解放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辩证关系的哲学思考
第三节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历史演变
第四节 《资本论》唯物史观的新高度
第四章 升华时期(晚期)的马克思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的跳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是怎样提出来的?
第二节 马克思晚年探索的划时代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
第四节 马克思晚年理论上的一个巨大飞跃
第五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实践及探微
第六节 马克思哲学使命的深刻启迪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的贯通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的哲学轨迹辨析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前提和总体特征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的动态分析
第四节 唯物史观与社会机体的自我调节
第五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珠联璧合
第六节 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张奎良文集(第三卷)》:
第一章 孕育时期的马克思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的人性和人的本质概念
人性和异化问题是马克思哲学孕育过程的起点。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突破人性和异化中的局限,由抽象的人转向现实人的结果。如果说人的问题贯穿于全部马克思学说,是马克思终生一直试图给以科学回答的问题,那么,马克思解决人的问题最先是从剖析人性和人的本质概念人手的。人性和人的本质是哲学史上既古老而又常青的永恒话题。马克思要创立崭新的学说,实现哲学发展的革命变革,是回避不了这个问题的。从这个问题人手展示自己创立新世界观的历程,体现了马克思哲学与他的前驱者学说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反映了马克思哲学的特色。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人的特性问题,同时使用了“人的本质”和“人性”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各自的涵义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多年来,国内外流行一种看法:人性就是人的本质,二者简单等同,完全一致。这种看法在理论上并无根据。由这个前提出发所得出的某些结论,也是值得研究的。
一、人的本质概念的不同理解
人作为世界上最高的生命实体,具有动物的特征。因此,要认识人的本质首先必须把人与动物进行比较。只有了解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才能把握人的本质,认识到人之所为人的奥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上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研究人应当以人和动物的区别为起点。马克思也一向在这个意义上谈论人的本质,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确立人的本质的前提。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曾多次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和动物的区别,也就是要从这里概括出人的本质来。那么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究竟是什么呢?怎样依此来确定人的本质呢?对于这个问题,哲学家们的认识很不统一。
宗教神学宣扬人是上帝的杰作,根本否认人和动物之间的自然联系。在他们看来,人的本质只存在于灵魂之中,它永远是由超自然的神的本原决定的。唯心主义在形式上与宗教神学有所不同,它拒绝了上帝对人的本质的干预,但是与此同时,它也否定了人的客观实在性,认为人只不过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因此,即使他们也谈到了人和动物的区别,那也只是强调精神因素,认为自我意识和理性才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主要特征。黑格尔曾说:“人的规定是思维的理性:一般思维是他的单纯规定性,他由于这种规定性而与兽类有区别。”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只有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讨。费尔巴哈反对灵魂和肉体的分离,也不承认人是精神的产物。他认为,人是具有直观周围世界能力的感性存在物,人的有形的肉体是人的本质存在的基础,只有在对现实人的实际观察中才能认识人的特性。所以他号召说:“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费尔巴哈把人看成是自然的存在物,并在此基础上去探求人的本质,这当然是正确的。因为人归根到底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离开自然就没有人,也就没有人的本质。但是,费尔巴哈对人和动物区别的认识却有严重的错误。一方面,他以自然主义的眼光来观察人,过分强调了人的生物特征,把追求幸福的欲望和男女之间的性爱当作人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显然是人本主义的;另一方面,费尔巴哈过分夸大了宗教的作用,认为人是信仰宗教的动物,只有宗教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而宗教,按照费尔巴哈的说法,又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归根到底不外是意识的产物,是对自然力的幻想和依赖感的结果。这样,转了一圈,费尔巴哈又把意识看成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最后原因,最终又导致了唯心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