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哲学文选(第四卷)》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讲解、《实践论》、《矛盾论》在党的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略谈毛泽东对量变质变规律的贡献、学习《实践论》辅导报告、学习《矛盾论》辅导报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哲学发展的几个时期(讲学提纲)、再论恩格斯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艾思奇同志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今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要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高度强调要学习和创新理论,特别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着重指出,要学哲学、用哲学,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他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就要求我国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必须让哲学走出书斋,深入社会生活,植根广大群众,将哲学通俗化,以大众易懂的形式把哲学思想交给人民。
在当代中国,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艾思奇哲学的鲜明特征。学习和发扬艾思奇哲学既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又立足于现实实际进行大众化传播的理论风格,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当努力的方向。
艾思奇(1910年-1966年3月22日),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讲解
《实践论》、《矛盾论》在党的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略谈毛泽东对量变质变规律的贡献
学习《实践论》辅导报告
学习《矛盾论》辅导报告
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哲学发展的几个时期(讲学提纲)
再论恩格斯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艾思奇哲学文选(第四卷)》:
上层建筑还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这个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每一种上层建筑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它最后决定于基础,但是它还有自己发展的历史。比如,哲学有哲学的继承性,它是利用以前的哲学才能发展,它并不是割断以前的联系而简单地、直接地从基础产生的。另一方面,各种上层建筑有相互的关系,政治可以影响宗教,宗教可以影响政治。不仅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互相间有第二位的决定作用。政治斗争当然最后决定于经济,但政治斗争的形式(只讲形式)往往又决定于别种上层建筑。有一个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就采取了宗教战争的形式。所以采取这种宗教的形式,并不是由经济决定的,而是由当时的宗教情况决定的。如果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例如戊戌政变、辛亥革命就没有宗教的性质,因为中国的宗教势力不是那么大的。当然,中国的农民战争也还有宗教战争,如太平天国。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宗教的性质。
这里有历史的过程,也有逻辑的过程,开始第一封信讲第一_性的关系,最后再补充第二性的关系,如上层建筑对基础的反作用。恩格斯后来的补充是因为早期没有这样的问题,批判蒲鲁东主要是打击他的唯心主义,所以强调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强调了这个方面,就忽视了反作用的方面,忽视了上层建筑的相对作用。
第二十封信是讲农村公社问题,也是补充前面没有讲过的问题。农村公社是什么东西,会有什么发展前途?当时俄国还有民粹派,这封信好像是反驳民粹派在这方面的主张。1893年到1895年,列宁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就是系统地批判民粹派的主张。恩格斯在这封信里已经开始谈到民粹派对农村公社的错误看法。
最后一封信是比较综合的,说明了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和基础的关系,并且也具体分析了一下经济基础的概念。
这《艾思奇哲学文选(第四卷)》大体上就是这样的结构,它既反映了历史,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结构。逻辑结构和历史发展过程是一致的,逻辑结构也是历史发展的索引,是整个历史过程的胎生学的反映。整个的逻辑结构概括了历史,把历史的复杂过程撇开了,只把历史的最基本的关系概括出来,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思想都包含在里面了。所以,把这《艾思奇哲学文选(第四卷)》仔细读一下,加以展开,联系别的经典著作,联系毛主席的思想、联系现在我们的斗争,是可以得到很多东西的。
我从前翻译的时候,也没有看全书,现在准备讲课,就等于再学一遍,一学就感到内容很丰富。以前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前有人问我:你翻译这《艾思奇哲学文选(第四卷)》有什么体会?我一点体会都没有,只是适应大家的学习要求。因为从前根本没有这样仔细地读。
面对这么多的东西,怎样讲呢?我想这样:挑两篇最难的读一读,对其他各篇只把一些重要的向大家提一提。准备读一读第一封信、第十八封信和最后一封信,别的信就不读了,只把里面重要的几段指出来就可以了,因为那些信都容易读,没有读《自然辩证法》那样困难,我看大家是能够读下去的,问题是有些历史知识需要考证,可以由别的同志作些辅导,把知识性的东西讲给大家听,这方面我就不讲了。
二、第一封信(马克思给安能科夫)逐段讲解
现在就从第一封信讲起。
马克思的这封信(1846年12月28日于布鲁塞尔)是他的另一部哲学著作,即《哲学的贫困》的提纲,他写了这封信就准备写《哲学的贫困》,所以这封信大体包括了这《艾思奇哲学文选(第四卷)》的思想。
第一段、第二段说明了蒲鲁东那《艾思奇哲学文选(第四卷)》很不对,很不好,他要批评那《艾思奇哲学文选(第四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