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拓印画通览(套装上下册)》研究中国传统拓印画,考证与鉴赏相结合。分作上、下两编,共上、下两册。
上编论述:拓印画论。上溯中国拓印画的源头,从印章、篆刻等工艺技术,对拓印画的渊源、演变及特点进行考证,对拓印画的辨析与重新界定,以此对中国传统拓印画作了全面的梳理与论述。
下编图版:历代拓印画鉴赏。按照历史序列,历经十个历史时期,延伸达7000年之久,按年代编次,选取了600多个图例,实际上有1000多个图,并通过图版的方式分别加以说明,既是从版画的角度欣赏多种载体的意趣,也是对于“拓印画”的例证。
张道一著的《中国拓印画通览(上下)(精)》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论述,分别说明版画与印刷的关系,而早期的印刷又是来自捺印的印章和拓印的拓片,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由手工技艺发展成版画艺术。下编为图版,按照历史的序列,选了600多个图例,排成了一个长队,延伸达7000年之久。从原始的陶器、玉石器、牙骨器到铜器、木器等,其中较多的还是砖石雕刻,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以后的造像碑和石刻线画,宋元的砖雕,直到近代民间的木版拓印年画,都是很有成就的。此书的目的,旨在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艺术的多样化不但丰富了它的传统特色,开拓了艺术欣赏的领域,也构成了中国艺术深厚的底蕴。对于从事美术专业的人士来说,即使它不是创作的主流,也是重要的参照,会大有益处的。
说来也是一种缘分,上大学时听美术史课,讲到汉代,教室里挂满了画像石的拓片。由于读过鲁迅的书,朦胧地联想到“深沉雄大”的评语,看了感到很有气势,凝重,粗犷,黑白分明,铿锵有力。那时对“画像石”的概念非常模糊,也不了解“拓印”和“拓片”。听先生讲课后知道了那是刻在石头上的画,主要用于地上的祠堂和地下的墓室,拓印是后来的事。我因为想了解得更详细些,下课后赶去请教:“画像石是什么性质呢?”
老师说:“拓印下来便是一幅画。但它又是刻在石头上的,如果归类,应该属于雕刻,而这种刻石还是墓葬建筑的一部分。太复杂了,不像现在的艺术分类那么清晰,所以叫‘画像石’。”
我因为从小养成了喜欢动手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又问:“画像石的拓片可以算原作吗?拓片又是怎样锤拓的呢?”老师不耐烦了,但没有生气,只是笑着说:“你的问题太多了,将来都会知道的。拓印是一种专门的技术,那是工匠的事,我又不会拓,怎么讲得具体呢?”
为了弄清什么是画像石,我又去问一位理论老师。他说这是古代文人用的名词,现代美术是不用的。说它像绘画,却是刻在石头上;说它是雕刻,却又不像具有立体感的浮雕;而拓片似版画,却又不是印刷。真是四不像,所以有人称它为“准绘画”“准雕刻”。我接着说:“那么拓片也可以叫‘准版画’了。”他笑着说:“应该说是可以的,不过原作是石头。”绕来绕去,搅得脑子乱哄哄的,还是没有弄清楚。对于艺术的认识,究竟是理论在前还是实践为先,难道汉朝人错了吗?我们常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是在艺术上与西方的相比较,凡是不同之处,大都是说中国的“不科学”。那时候到西方留学的人还不多,曾有“镀金”“镀银”之说,诸如到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国去的叫做“镀金”,到日本去的叫做“镀银”;并且有一句话,叫做“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这么落后,不论什么都不如人家呢?这类问题,长久没有解决。后来,专门学了图案,又思考起“便宜变化”和“横断竖剖”等问题,与此无关的也就不去考虑了。现在研究起艺术学,要探讨艺术发展和创作的规律,认识自己的艺术成就和特点,须要从清理一些实际问题人手,未曾解决的问题又冒出来了。不仅是“画像石”,包括画像石之外的所有拓印画,究竟算什么呢?
前言
上编 论述 拓印画论
第一章 捺印·拓印·刷印
一 从篆刻家治印谈起
二 印章与捺印
三 书法与拓印
四 雕版印刷与碑刻拓印
第二章 拓印术(传拓技艺)
一 拓印的历史、特点与作用
二 拓印的材料、工具与技艺
三 拓印名家的口述
四 “全形拓”的奥妙
第三章 拓印画(拓印版画)
一 拓印画与一般“传拓”的区别
二 两种拓印画
三 画面的剪裁与拓墨
四 画面的清理与修整
五 利用复印资料
第四章 欣赏拓印之版画
一 一种特殊的版画
二 艺术载体的转换
三 墨藏五彩与黑白效应
四 斑驳、虚实与含蓄
五 回首看古代
结语
下编 图版 历代拓印画鉴赏
图版说明
一 原始时代
二 商周
三 春秋战国
四 秦汉
五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六 隋唐五代
七 两宋
八 辽·金·西夏·元
九 明清
十 近代民间
后记